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自然条件下幼苗发病少或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地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型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发病严重地块惨不忍睹,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秆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和黄斑型等。落叶型 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包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天左右病株成为光秆,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枯斑型 叶片症状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黄斑型 病菌致病力较弱,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叶片不脱落。在久旱高温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叶部尚未出现症状,植株就突然萎蔫,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成为光秆,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成淡褐色,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症状。该病不矮缩,能结少量棉铃。有时黄萎病和枯萎病混合发生两种症状在同一棉株上显现,但症状常与侵入病原菌种类及数量相关,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可通过剖检病茎鉴别。黄萎病、枯萎病都引致维管束变色。黄萎病变色较浅,多呈黄褐色;枯萎病颜色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发病重的棉株茎秆、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必要时镜检病原即可确诊。
病原 :Verticilliu dahliae Kleb.称大丽花轮枝孢和V.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称黑白轮枝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我国主要是前者。Verticillum dahliae菌丝体白争,分生孢子梗直立,长110-130μm,呈轮状分枝,每全国纪录3-4个分枝,分枝大小13.7-21.4×2.3-9.1(μm),轮枝顶端或顶枝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3-9.1×1.5-3.0(μm)。孢壁增厚形成黑褐色的厚垣孢子,许多厚壁细胞结合成近球形微菌核,大小30-50μm。该菌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有差异。美国化分有T1型和SS-4型(非落叶型)二个生理小种。T1型引起的症状是顶叶向下卷曲褪绿,迅速脱落,后顶端枯死。SS-4型引致叶片主脉间呈黄色斑驳,向上稍卷,病比叶脱落略缓,植株矮化。T1型后者致病力高10倍。前苏联分为0号小种、1号小种、2号小种,其中2号小种致病力强。我国分为3个生理型,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以陕西泾阳菌系为代表;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以陕西泾阳菌系为代表;生理型2号致病力弱,以新疆和田菌系为代表;生理型3号在江苏发现与美国T9菌系相似。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株各部位的组织均可带菌,叶柄、叶脉、叶肉带菌率分别为20%、1363%及6.6%,病叶作为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是该病传播重要菌源。棉籽带菌率很低,却是远距离传播重要途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染根系,病菌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堵塞导管,此外病菌产生的轮枝毒素也是致病重要因子,毒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很强的致萎作用。适宜发病温度为25-28℃,高于30℃、低于22℃发病缓慢,高于35℃出现隐症。在温度适宜范围内,湿度、雨日、雨量是决定该病消长的重要因素。地温高、日照时数多、雨日天数少发病轻,反之则发病重。在田间温度适宜,雨水多且均匀,月降雨量大于100mm,雨日12天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一般蕾期零星发生,花期进入发病高峰期。连作棉田、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钾肥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常造成病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