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潮湿闷热的蔬菜大棚,瘦小的曾艳萍正忙着采摘黄瓜。虽然汗水淋漓,但她的神情中却洋溢着自信和快乐。
曾艳萍是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塔塔水嘎查农民,今年顺应政府压缩耕地、走节水高效种植之路的政策,承包了温棚,走上了种养结合的新路子,很快就见到了效益。她说;“以前我家种20亩的大田,每年一家四口辛辛苦苦劳动,才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等过完年,开春时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了。今年年初响应政府号召,我家压缩了7亩耕地。之后,我承包了2座棚,种西红柿和黄瓜,按当前的市场行情,一茬下来,能卖到3万多元,一年能种两茬菜,就是6、7万元。看到效益确实好,最近我又承包了4座温棚!”
曾艳萍指着一棵挂满小黄瓜的秧苗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蔬菜质量,大棚内的蔬菜减少了化肥,使用起了安全、环保的农家肥料,这样长出的黄瓜不但味道鲜甜美、储存时间长,也非常好销售,而且因为秧苗生长期明显比全程施化学肥料的秧苗长,所以产量也高,效益更好。
曾艳萍说,这些农家肥来自自家的猪厂,猪圈收集的粪便和尿液都通过处理用于蔬菜种植,这样能变废为宝,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你看,施了我家猪圈里的农家肥后,种得比我晚的农户的秧苗都枯萎了,我的还能多收20余天的黄瓜,现在不但巴彦浩特的商贩过来收,还有银川的蔬菜商贩也专门赶来买,棚里的菜常常是供不应求。以后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家都多种绿色蔬菜,打出品牌,这样大家吃得健康,蔬菜价格也会有所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会有所提高。”曾艳萍兴奋地告诉记者。
走出曾艳萍家的大棚,她说喂猪的时间到了,就带我们来到猪舍。只见一排排整齐的猪舍,里里外外都很干净,她说:“我养了10头母猪和10头种猪,通过人工授精,每年一头母猪平均能产25只猪仔,一只猪仔能卖600元左右。因我家的猪仔存活率高,等产下猪仔的时候,嘎查里的人都一抢而光。估计一年养殖种植收入加起来,可达20万元以上。”
闲聊中,曾艳萍继续向记者讲述她的生活:“我虽然很忙碌,但过得特别充实,我有两个儿子,儿子和老公三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一天既照顾6座蔬菜大棚,又照顾猪的“吃喝”。每天五点起床调拌猪食,晚上10点左右回家,还抽空看一些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的光盘和图书。临时遇到种植养殖方面的问题,我就上网查询,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我现在经济不紧张,就是时间紧张。”
据了解,今年年初,为了遏制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的趋势,巴润别立镇以助农惠农政策为依托,以当地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组建合作社为引领,采取了压缩耕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一系列措施。该镇副镇长胡翠娥告诉记者:“我们结合实际,新建了100座温棚和50座舍饲养殖圈舍分配给压地农户,并为50户农户提供了贴息贷款,帮助其发展生产。为了给农户们搞好服务,我们还从山东邀请了有多年温棚种植经验的老师讲解种植技术,农民们听课的热情非常高,种植温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曾艳萍一样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付出着辛勤的劳动,也收获着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