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双河兴村:为农民铺就“甜蜜”的致富路

时间:2023-04-15 编辑:Georg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奈曼旗东明镇双河兴村沙化严重,荒芜的沙地让当地村民难以摆脱贫穷的困扰。而如今,面对大片大片的沙地,双河兴村村民的心境却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依托丰富的沙地资源,该村大力发展沙地西瓜产业,让沙地西瓜成为村民致富的法宝,仅西瓜一项年收入就超过600万元。说起这“甜蜜”的致富路,村民们都会交口称赞带领他们致富的鑫泉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们这儿,除了沙子就是沙子,种啥啥不长,一个个穷得叮当响啊!”说起当年,双河兴村村民、鑫泉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姜坤紧皱眉头。

  咋才能摘掉这穷帽子?咋才能为自己和乡亲们探索出一条致富路?曾是一直困扰着姜坤的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姜坤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新疆沙漠地区的农民利用沙地种植西瓜致富的新闻。“我们这儿和他们那儿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地里能种西瓜,我们这儿也应该行!”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变成了行动。经过到外地拜师学艺,2001年,姜坤开始种植西瓜,由于双河兴村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加之雨水较少,沙地上产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口感好,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他开始发动农民大规模种植沙地西瓜。从最初仅自家种植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近万亩;从曾经卖掉全部家当雇车去南方卖西瓜,到现在的客户主动上门收购;从开始的分散经营,到现在的统一品牌、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集约生产,西瓜种植正朝着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迈进。

  为了增强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西瓜产业持续做大,2008年5月,姜坤注册成立了奈曼旗鑫泉无籽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一边抓生产扩大种植面积,一边努力提高种植技术:2008年引进了西瓜嫁接技术,不仅解决了西瓜不能重茬的问题,还使西瓜亩产量提高了2000斤。同年完成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新品种郑抗8的试验示范,2009年得到大面积推广。2010年开始应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并于次年在会员当中全面推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鑫泉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辐射旗内的八仙筒、白音塔拉等6个苏木镇,社员发展到780户,并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目前,合作社已累计为社员赊销种子化肥价值400多万元,技术培训3300人次。鑫泉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被定为绿色无公害出口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农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合作社还注册了“曼沙”牌商标,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到香港、东南亚等地。

  在合作社的推动下,西瓜产业已成为奈曼旗特色富民产业。该旗西瓜种植面积由5年前的不足千亩,发展到现在的10万亩,带动瓜农增收2.5亿元,人均增收650元。

  如今,鑫泉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行进。实现西瓜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生产绿色无公害西瓜产品,逐步把“曼沙”商标培育成国家著名品牌,努力提高产业效益,进一步带动全旗西瓜产业发展;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瓜农纯收入达到1亿元,实现西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西瓜 种植 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