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轮纹病的综合治疗措施总结

时间:2024-03-02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蚕豆轮纹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发生比较普遍,其中长江以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随着蚕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蚕豆轮纹病近年来呈现出日趋加重的趋势。一般株发病率达到5%-13%,重的37%;病叶率8.6%-21.3%,重的32.5%;损失率10%-15%,重的35%。为此,做好蚕豆轮纹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蚕豆轮纹病的综合治疗措施总结

  一、发生条件

  蚕豆轮纹病的发生程度与温、湿度和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密切.病菌发病最适温度为25℃ .最高温度为30℃ ,最低温度为5℃ 。空气相对湿度80%VJ,上有利该病发生,蚕豆苗期时潮湿多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植株过密、偏施氮肥、缺钾的田块发病重,连作比轮作发病重

  二、传播途径

  蚕豆轮纹病由真菌亚门蚕豆尾孢茵传染引起。病菌以菌丝随病叶遗落在土壤或附在种子上越夏和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三、主要危害症状

  蚕豆轮纹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茎、叶和豆荚。叶片感染后.初生约1毫米大小的紫褐色小点,后扩展成边缘清晰的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轮纹斑,边缘明显隆起,病斑直径5—7毫米。叶片上常有多个病斑,病斑扩展不受叶脉的限制,相互融合后成不规则的大型瘫,导致病叶片变成黄色,最后形成黑褐色.直至病部穿孔或脱落。遇到湿度大的雨后及阴雨连绵的天气,病斑正、背部两面均可长出灰白色薄霉层。即病原茵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和茎染病,产生梭形至长圆形,中间为灰色的凹陷宽.病斑具深褐色边缘。豆英染病,病斑微小.圆形直径约为1毫米。呈黑色凹陷状。

蚕豆轮纹病的综合治疗措施总结

  四、防治措施

  蚕豆轮纹病的防治应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生产上选用抗轮纹病的蚕豆品种如沁后本、土豆仔、中绿等,外地引进种子。需经试种有抗性表现后,经审定示范推广种植。播种前种子用56qC温水浸泡5分钟进行消毒。

  2.合理密植,提倡健身栽培

  选择地势高或高畦深沟栽培,根据土壤质地,确定合理播种量,播种后要浇足出苗水.出苗后以小水勤灌为宜,开好排水沟.避免灌后及雨后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施肥上应多施有机质肥料,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使用,增施钾肥.防止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造成苗架徒长,创造适宜蚕豆生长的环境条件.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3.清洁田园,轮作换茬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将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整畦时每677平方米用壳灰5o_-7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连作。实行与其他作物轮作,借其根系分泌物杀菌,最大限度降低土壤含茵量。恶化病菌生存环境。

  4.化学防治,抑制病害蔓延

  应掌握在蚕豆轮纹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抑制病害蔓延,药剂可选用20~,4龙克茵悬浮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天喷1次,采收前7—10天停止喷药。

    标签: 蚕豆轮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