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小穗螟的发病特征

时间:2024-06-07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简介


  学名Cryptoblabesgnidiella(Milliere)。分类鳞翅目,螟蛾科。危害春、夏高粱穗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分布华东、华中、华南等地。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7~8毫米,前翅狭长,紫褐色,翅面上尤其是翅的前缘部分混杂有较多的白色鳞片。前翅中央有2条宽黑纵纹,从翅的基部分成两支,一支沿中室上方,一支沿中室下方向外延伸,它们均终止于中室外方,接着是几条较细黑纵纹。外横线白色,横跨在中室外方与细黑纵纹之间,翅外缘有6个小黑点,排成一线,缘毛灰色。后翅灰白色。


  (2)卵:长0.3~0.4毫米,宽0.2~0.3毫米,椭圆形。初产白色,后渐变褐色。


  (3)幼虫:体长10~12毫米,体细长,两端尖削,似纺锤形。幼龄时黄白色,3龄后体色多变,有土黄、草绿、灰黑等颜色。体背两侧从中胸至腹末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胸节及腹部第八节亚背毛的毛片较其它各节明显,尤其是中胸节上的亚背毛黑色毛片显著高耸。腹足趾钩为三序环形。


  (4)蛹:长6~7毫米,黄褐色,羽化前变黑褐色。其中央有1对紧靠着的棘,棘端钩状,棘外侧每边各有2根小钩刺。气门椭圆形,较突出。薄茧长约10毫米,腹部末端较尖。


  为害症状


  自高粱抽穗至成熟甚至收获的堆垛上,幼虫均可食害,使籽粒破碎、干瘪。每穗一般有虫3~5头,多的达数10头,个别穗甚至有幼虫百余头,给高粱带来严重损失。被害严重的穗,籽粒几乎被食一空,里面全是虫粪。


  发生规律


  小穗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穗内或叶鞘等处结茧过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幼虫于6月上中旬化蛹,6月底至7月初羽化的越冬代蛾,产卵于春高粱小穗缝隙间或颖壳上。7月中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春高粱盛期,7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在穗内结茧化蛹,蛹期7~8天。7月下旬至8月初为成虫羽化盛期。第二代幼虫于8月上、中旬抽穗扬花的晚播春高粱(多为制种田或多穗高粱)及早播夏高粱上为害,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是第三代幼虫为害迟熟高粱盛期。在淮河流域,第一代幼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害春高粱和杂交制种高粱。第二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夏高粱。第三代幼虫发生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常与第二代重叠发生,主要为害晚播或生育期较长的夏高粱。小穗螟的发生为害程度与高粱品种、播种期、生育期长短及气候等因素有关。一般紧穗型品种发生重,而散穗型品种由于不利于幼虫的吐丝结网,发生轻,大散把高粱一般不发生为害。另外,各品种的抽穗扬花期和小穗螟成虫盛发期是否吻合,也是受害轻重的一个原因。据江苏调查,生育期早的高粱品种,多在6月下旬至7月初抽穗扬花,此时正是小穗螟发蛾产卵盛期,因而受害严重;而抽穗期在7月上旬,扬花盛期在7月中旬的高粱品种,与小穗螟产卵期不吻合,受害轻。生活习性幼虫极活泼,受震动即向穗内躲藏或吐丝下垂。3龄以后的幼虫常吐丝结网。末龄幼虫在穗上结薄丝筒,将高粱穗粒粘在一起,躲在筒内食害籽粒,并化蛹于丝筒内。一条幼虫一生可食10多个籽粒。当每穗有虫5~6头时,可使高粱减产20%左右,虫数多时,减产更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越冬防治针对小穗螟以幼虫在高粱茎、穗中越冬的特点,可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幼虫进入越冬场所,从而压低来年初发虫源。②消灭虫源选晴天随收随打高粱,使收获的高粱穗不在农舍内外堆放过夜,可将越冬幼虫消灭在越冬场所之前;来不及随收随打的高粱,可在晚间用稻草或草席披盖在割下的高粱穗堆上,使堆内温度升高,结果幼虫会爬出穗头至草(席)上。早晨揭去草(席),集中处理,并清扫越冬场所,消灭虫源。③压低越冬基数在清明节前后,以烧、沤、作饲料等方法处理完高粱穗、茎,以压低越冬基数。④适当早播。于3月上旬浸种催芽,薄膜覆盖育苗,力求苗齐苗壮,适时移栽,使其在6月底前扬花,可避过或减少越冬代成虫的产卵,从而有效地减轻其发生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