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北镇市廖屯镇:三年赔光家产后的财富发现

时间:2023-01-07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这里是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这里有个叫赵平和的人,最近两年在当地一下子出了名。

  而赵平和出名的起因,却要从他为人老实、性格内向说起。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孔艳君:很朴实,很诚实的。不会说虚话的,都是挺诚实。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吕柏志:说话都实在。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孙勇:随和,挺好的一个人。

辽宁北镇市廖屯镇:三年赔光家产后的财富发现

  以前,老实、内向的赵平和经营着一个有四五辆卡车的小运输队,一年收入有三十多万元,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喝酒、打打牌,从来没有过更大的追求。

  但是,2006年在赵平和身上发生了一件事,从那以后他做事儿变的高调、爱出风头,而且在当地一下子出了名。

  赵平和:在我身上发生过沉痛的灾难,这个在我内心里头是一个包袱。

  这件事情发生后,老实、内向的赵平和不仅卖掉了所有的货车,而且连续好几次召集所有村民开会,声称要带领全村几百户人家致富。别人不相信他,他还自己掏腰包租大客车带村民去外地旅游、考察。

  然而,之后的三年,赵平和不仅没能带领村民致富,自己还亏掉了做运输二十年的所有积蓄,200多万元,还抵押了自己在县城的房子。

  赵平和:这个不清闲,整天得琢磨这些事。当时确实也想放弃了。

  为了兑现自己的对村民承诺,老赵坚持赔钱赔了三年,最后靠着自己在菜市场发现的一个商机,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不仅让自己企业的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还让当地5000名农户人均年收超过两万元。

辽宁北镇市廖屯镇:三年赔光家产后的财富发现

  辽宁省北镇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忠龙:现在北镇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五千多名农业人口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元。实现了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广大农户现在积极要求加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热情空前高涨。

  那么,6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儿,为什么会彻底的改变赵平和,他又在菜市场发现了什么商机,两年就让自己走出困境,也让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三千万元的呢?

  这里是赵平和的老家,辽宁省北镇市寥屯镇西珠宝村,这里人都知道,赵平和家里兄弟多、地少,赵平和过去只能靠给别人开货车赚钱,由于为人老实、肯卖力气,所以生意一直不错。

  同期:那个时候也是逼的,没办法。起早贪黑,养车,上外面跑活,那时候都拿铁锹装,哪像现在的翻斗,都用人工装车。

  运输生意越做越好,到2006年,赵平和已经有了五辆大货车,组建了自己的车队,一年下来能挣个三四十万元,靠着跑运输他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也开上了小轿车。

  不过,就在2006年夏天的一天一场灾难发生在赵平和身上,这件事也让赵平和决定,卖掉所有货车,彻底放弃当时还很赚钱的车队生意。而他的这个决定,不仅让赵平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差点赔光了20年的积蓄,也让他成为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原来,在2006年夏天的一天夜里,赵平和的两个侄子在给人送货的路上,出了意外。

  赵平和:有两个外甥给我开车的,是死于车祸,这个在我内心里头是一个包袱,我的亲外甥和我个叔表外甥。

  车祸发生后,老赵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本来是带着亲戚们赚点钱,反而发生了这样的不幸。他觉得这个生意太危险,不能在做下去了,一定要找到另外的商机,而且还能继续带着亲戚们一起干。

  老赵开始四处寻找新的买卖,一年后,老赵从外地考察回来,说自己参观了几家香菇种植基地,他决定,把做运输赚来的钱,全部用来种香菇。

  赵平和:当时看人家当地种植模式和加工、销售都没问题。他们说只要你有货,就能过来收购。

  赵平和了解到这几年,香菇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在辽宁当地种香菇很有前景,如果自己能把握住机会,挣钱不说,还能够带动亲戚们一起增收致富。

  但是赵平和也了解到,北镇市当时香菇种植户不多,一定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吸引收购商上门收购,于是他打算带领全村人一起干。

  赵平和:因为我们当地有一个养肉食鸡的成功模式,也看看能不能在食用菌上也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把食用菌种植面积扩大。

  可是,建立合作社,意味着要村民把土地都拿出来种香菇,很多人不同意,因为他们觉得种香菇投资大、风险高,不如种庄稼踏实,赵平和没办法只好召集村民一次一次的开会,给他们讲解种香菇的好处。

  赵平和:有同意包,也有不同意的,价格高的,价格低的。这是一个根据地,天天来这开会。在他们家屋里抽的都进不来人了,全都是烟,跟老百姓意见也不统一。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老百姓不同意,在我们家开会,开了好几场。

  香菇从来没有人种过,也不知道怎么种,村民担心辛辛苦苦白忙活一年还挣不钱。赵平和没办法,只好挨家挨户地劝,甚至自己向村民担保,如果一旦赔了钱,他会自己掏腰包赔偿村民全部损失。

  赵平和:我当时就说,我用人格担保,跟我干的,我一定不让大伙吃亏,我一定对得起大家,这个信念支撑我坚决把食用菌产业做下去。

辽宁北镇市廖屯镇:三年赔光家产后的财富发现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吕柏志:刚开始老百姓普遍不认,新项目属于新产品,告诉大家,向大家宣传,讲它的好处。

  即便如此,村民还是犹豫不决,眼看着种植的季节就要过去,赵平和心里心急如焚。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赵平和突然想到一个让村民同意的办法,而就是这个办法,让赵平和在两个星期内,说服了50多户农户同意在自家土地上种植香菇。

  赵平和:刚开始先后三次去抚顺拉了三大客农户,让他们去当地种蘑菇地区,让他们跟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在当时发展老百姓也很难发动。

  为了说服村民,赵平和自己掏钱租了三辆大巴车,免费邀请村民去抚顺和丹东的香菇基地考察。

  赵平和:领他们参观、学习,让他们面对面跟当地的老百姓、工农,让他们之间沟通,唠嗑,看看人家记的小本,一天卖多少斤蘑菇,卖多少钱,让他们算帐,一年下来我能挣多少钱,最后老百一看这个东西还行,有几十人能干,当时也挺费劲。

  赵平和还跟村民承诺,免费提供菌种、派技术员挨家挨户指导,最后有50多户同意一起干。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吕柏志:老百姓尽管我处理,好好管理,把蘑菇管理好,销售的方面,公司给卖,这不能大伙百姓操心。

  2007年年初,赵平和从外地聘请了一个技术员,把丹东的这种最先进的三柱连体香菇栽培技术引进到北镇,老赵了解到,这种技术产量高、节约土地,而且产出的香菇质量也好,一切就绪,老赵准备大干一场。

辽宁北镇市廖屯镇:三年赔光家产后的财富发现

  可是,到2007年年底,干了还不到一年,就有10几户村民要求退出赵平和的合作社。而且还找到他让他赔偿这一年的损失。

  原来,这一年来,赵平和带领村民种的香菇,不仅产量非常低、而且质量很差,根本不可能往外卖,有些人开始对他失去信心,所以要退出合作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平和:辽西气候干燥,湿润,咱们这边潮湿不够,并且一开春风大,杜牧三区建议的钩棚,在咱们这地方不行,风一起来就刮飞了。

  原来,北镇与丹东市虽然只相差了几百公里,而且都在辽宁省,但是两个地方的气候却完全不一样。丹东气候长年湿润,没什么大风。但是北镇的气候却比丹东干燥得多,大风经常可以达到7级甚至8级。以前也有人在这里实验种植蘑菇,但是全都失败了。

  技术员马振辉:因为务农这一块是最实际的及要的是效益,我辛辛苦苦跟你做一年,我挣不到钱,我不如打工了,是这种思想。

  赵平和:第一年赔了,赔了三十万。

  记者张瑞杰:你一个人赔了三十万?

  赵平和:对。

  记者张瑞杰:他们跟着你种的这些人呢?

  赵平和:都没让他们赔。

  赵平和按照当初的承诺,赔付了全部损失,最多的一户给了将近一万元钱。当时老赵并没有把第一年的失败太当成一回事,他想,无非就是把自己香菇棚里保湿问题解决了,香菇就能种出来。

  于是他修建了这种和之前完全不同的钢架大棚。免费给农户使用,并且改进了技术,够买了新的菌种,发放给农户。总共又多花了七十多万元。

  赵平和:所有的投资,买一些生产用的原材料,包括灭菌的真菇,扣的冷棚,先期的准备,包括生产的物料、菌种都是咱提供。

  赵平始终坚信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他不仅投资更换了新大棚和菌种,还请技术员来基地指导。

  赵平和妻子李丽娟:给村民承诺信心挺足的,看人家都能种出蘑菇来,咱也肯定能种出来。

  赵平和:这个东西是能赚钱,就是技术有问题。

  2008年夏天,赵平和的香菇棚里长出了新的一茬儿蘑菇,他带着技术员来到棚里查看,看到自己香菇棚里的香菇生长情况,赵平和和技术员顿时傻了眼。

  原来赵平和第二年虽然多花了70多万元改进大棚和购买新的菌种,但是香菇的生长情况还是非常不好。照这样下去,第二年的结果就还是赔钱。

  这时,又有些村民找到老赵,要求退出。

  赵平和:第二年有退出的,大伙也都说,现在也做不下去。

  赵平和妻子李丽娟:说的这好那好的,最后也没实现,然后人家就不干了。

  用老赵的自己的话来说,连续两年的失败已经动摇了他种植基地里这些种植户的军心。原来的50多户村民,大部分人已经开始不信任他了。

  那段时间,赵平和很少说话,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老赵心里已经开始着急了。

  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村民吕柏志:怎么不着急,着急,老百姓挣不多钱,他心里比我们都着急。

  赵平和妻子李丽娟:有话不说,自己抗着。

  有人劝他不如回去继续做运输生意,这样省心,钱还容易挣到,可赵平和觉得,就这样不干了,太不甘心了。

  赵平和:你搞运输,这边就舍弃了,你要想搞食用菌,那边就舍弃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我依然决然还是往食用菌产业发展。

  他卖掉了所有的货车,把钱赔给退出的农户,自己却把基地交给技术员管理,一个人跑到辽宁,山东,河北等十几个香菇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就回来做实验,每一次实验,他就觉得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赵平和:有些东西必须通过实践,看人家的东西不行。看挺简单,搭棚遮阳就可以,实际不行。

  不过一直到2009年年底,赵平和香菇基地里的香菇产量和质量还是和其它香菇种植基地有很大的差距,连技术员都觉得,这样瞎折腾,不仅赚不到钱,而且还会赔光所有的积蓄。

  技术员马振辉:你总去调整,就走弯路,走弯路就需要钱去赔的,咱的老总累就累在这里。

  赵平和:投的多,那时候投的将近二百万,连亏的二百多万投里面了。

  直到2009年的年底,老赵的蘑菇没能种出来,那段时间,老赵心里也犯了嘀咕,他想自己这么折腾是不是错了。

  赵平和妻子李丽娟:蔫,回来没什么话。

  赵平和:当时搞两年,一看这个东西还不太好搞,没有养车顺顺当当,一天车出去了,有这些朋友打麻将、喝酒。

  那段时间,老赵有事没事就去菜市场去转悠转悠,两个星期后,他不仅坚定了把香菇种下去的信心,而且还在菜市场发现了一个商机。他靠着这个发现把自己的香菇卖出了比市场上很多人高三到四倍的价格。

  老赵在菜市场发现,香菇确实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以前香菇的主产区在南方,现在由于南方种植成本增加,很多南方的经销商也到北方来拿货。

  老赵坚定了决心,他花高薪聘请全国各地技术员来解决自己基地的问题。最后来自丹东的技术员马振辉帮老赵彻底改进了以前的种植技术。

  技术员马振辉:辽东的气候温差突出,湿度比较大,而且温度起伏的也不是那么明显,搞半熟料栽培比较好,到这地就不行了,升温的时候,就对他有危险了,栽培的时候就不好。

  赵平和:丹东最开始从种植模式上根本不对路了,现在我们这个是覆土栽培模式,那种是三柱连体的,半熟料栽培,这个是全熟料栽培。

  这就是老赵以前采用的三柱连体栽培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非常不适应北镇风大,天气干燥的气候,所以在北镇很难种出好香菇。

  赵平和把以前的三柱连体栽培方式改为这种覆土栽培,并且自己建立了实验室,培育菌种。2010年,赵平和基地的香菇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赵平和:因为照人家学这个东西,永远是落后的,所以说咱们只能这个思维照常先前一步

  赵平和把种出来的香菇拉到菜市场去卖,标价2元钱一斤,却看到菜市场有一种香菇和自己的菇长得很像,竟然能卖到8元钱一斤,老赵觉得这一定是香菇的一种新品种。他兴奋地买了两斤,找到技术员马振辉,让他尝尝,想问问他这种菇能不能在自己的基地种。

  没想到马振辉对老赵说,这香菇就是你基地里的香菇。

  技术员马振辉:它俩其实是一种菇,采收的不一样,它俩品质就不一样了。现在的气温四五个小时,夏季两小时就能变成这样,它跟气温有直接的关系。

  原来香菇在成熟后,香菇顶端名叫菌盖的部分会随着生长逐渐打开,并释放出香菇孢子。菌盖没有打开时,香菇孢子还藏在菌盖里面,这样的香菇营养价值和口感比菌盖打开后的香菇要高,所以售价也就高了三四倍。

  菌盖打开的过程只需要2-4个小时,香菇只要晚摘了这几个小时,身价就会暴跌。

  技术员马振辉:像这中菇好的行情都是六七块钱,采收不及时,晚的,等级就下降了这种不太拉膜的,半球体的,而且又是灰白色的,这个菇比它强得多,这种菇现在市场上只能卖两三块钱,这个就值六七块钱。

  知道了其中的门道以后,老赵一边寻找有渠道销售高价香菇的南方经销商,一边给农户讲解什么时候摘香菇可以卖出好价钱,并且在基地修建冷库和包装车间。

  2010年赵平和把五成以上的香菇直接卖到南方市场。批发价格在6元一斤以上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2011年,2012年,老赵把香菇种植的成功经验在当地农户中推广,2013年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立维:赵平和是我市成功创业的青年代表,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群众种植食用菌的热情空前高涨。

    标签: 香菇 村民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