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村的农民为啥富呢?因为人口少,大棚多,经营果菜,有市场有需求,这是农民快速致富、农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11月12日,笔者慕名来到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田间地头看不到秋收后的玉米秸秆,看到的是一排排整整齐齐标着编号的塑料大棚,有的农民在焊制大棚,有的农民在往大棚里送粪育肥。高家村党支部书记高华边走边向笔者介绍着村民奔小康的致富经。
棚膜经济把村民领向富裕大道
高华书记掀开27号大棚的帘子,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堆堆鸡粪有序地堆在土地上,一趟趟粪土包热气蒸腾,整个大棚内臭气袭人。只见一位自称来自白山乡的打工村民张金星,从大棚旁边一处粪坑里用铁锹挖出蛮有肥力的鸡粪,装上手推车,正往大棚里一车车地推。笔者试着装上一车,推进大棚里,按照粪堆秩序倒在指定的土壤上。笔者刚推手推车,还真有点掌握不好方向和平稳度,在村民张金星的指挥下,总算圆满完成了一车的推粪任务。“我从秋收起就来打工,那时忙,东家雇我一天给180元,这些天推粪不咋忙,给150元,一天一结账。”张金星说。
笔者站在三层楼高的村部新建大楼楼顶平台看到,一片片白色的塑料大棚宛如银色的海洋,实际上可谓制造绿色有机蔬菜和瓜果的庞大工厂。高华书记饶有兴趣地向笔者介绍,高家村位于昭苏太河南岸,共有380公顷耕地,302户家庭,人口1012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发展棚膜种植经济让这里居住的村民们提早跨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2009年,成立了华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到现在共建起瓜菜大棚835栋,温室328栋,露天地膜瓜菜110多公顷,每年生产各类瓜菜600多万斤。201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302户家庭中,有大棚的人家占270户,近百户年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最高可达30多万元。全村有轿车的家庭78户,家里有宝来、丰田、现代等中高档轿车的农户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了。现在,全村家家都有致富项目,户户都有科技当家人。
华兴蔬菜农民合作社吸收302户农民加入合作社,还有周边村镇300多户自愿加入,共同从事大棚蔬菜、瓜果种植,该合作社统一组织菜农进行选种、选肥、生产、销售、培训,让农民真真切切感觉有用,得到实惠。许多城里人到高家村给农民打工,还有高家村周边3个村以及边远乡镇的剩余劳动力,最多时一天达1500多人,人均每天可收入160元到200元。“两口子来高家村打工,一年净剩4万元一点没问题”。高华说。
高家村大棚果菜主要品种有九月青豆角、水果味旱黄瓜、极品糖王甜瓜、永田2号甜瓜、茉莉香葡萄等作物,全部为绿色无公害产品。村委会还重点培养了10余名农民的经纪人队伍。目前,九月青豆角远销长春、吉林、延吉、大庆、哈尔滨、大连、上海等全国多个大中城市。
姑娘嫁给高家村 不要彩礼要大棚
近年来的高家村农民结婚有了新时尚:女方不要彩礼,要蔬菜大棚。仅在高家村,就有20多位外地姑娘嫁给这里的小伙儿,她们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结婚时,男方家长要送给新婚小家一栋或两栋大棚,供小两口种植蔬菜和瓜果,还得教会女方家人学会种大棚蔬菜。
2012年,梨树县四棵树乡20岁的姑娘刘月,托朋友介绍,嫁给了高家村25岁的小伙儿孙康,订婚的彩礼是,姑娘向男方家要了两栋大棚。“一年可种两茬,头茬种香瓜,秋茬种豆角、黄瓜,一年下来,两个大棚必保净收入七八万元。”孙康的父亲孙海波也经营着两个大棚,每年有着不菲的收入。
高家村4社的农民高磊、程宏彬、高大巍,都娶了喇嘛甸镇王园村的姑娘为妻,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结婚时,女方不要彩礼,要大棚。高磊的妻子郑欢是程宏彬的妻子王蜜华给介绍的,程宏斌的妻子王蜜华是高大巍的妻子郭海燕给介绍的。高磊说:“我们村建大棚的都发了,种菜雇工,农闲时钓鱼,学技术,家家手里不缺钱,这样的生活让妻子家乡的姐妹们都很羡慕,于是就争抢着把好姑娘给高家村里的好小伙儿介绍。”高磊从2007年结婚,至今先后发展到9个大棚、2个温室。他准备未来两年内,在岳父家的承包地上建造10个大棚,得让老丈人跟他一起奔向小康。
打造绿色反季节蔬菜
2010年10月,朝鲜两江道农业代表团来到高家村棚膜蔬菜生产专业户康国喜、高福江家参观,在中国农村看到大棚里长这么好的豆角,非常惊讶,决心将高家村的发展经验带回朝鲜,让两江道农民广泛推广,走向富裕。
高华当选村领导5年来,高家村先后被评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省科技兴村先进村、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2013年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科普惠农先进集体、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展望未来,高华书记表示,他正研究调整产业结构,让冷棚变暖棚,打造绿色反季节蔬菜,让农民冬天也有菜卖,直接配送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到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超8000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超4万元的双翻番,让高家村村民快速增收致富,提前全国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