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撑起吉林松原鳞字乡致富大业

时间:2023-09-02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林字的蘑菇、称字的果蔬、归字的育肥羊、潜字的黏玉米……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如百花园的奇葩,在乾安县鳞字乡8000公顷的土地上竞相绽放。4000名农民十年苦干实干,五届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村一品”终成气候,去年,该乡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3000元增至1.28万元。农民说,“一村一品”是旱不死的“摇钱树”,是刮不走的“聚宝盆”。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十年九旱”……曾是乾安人说不尽的苦涩,许多农民守着大片土地依旧过着穷日子。乾安农业向传统说“不”,2004年,倡导各村培育主导产业,以“一村一品”推进共同富裕。传达会上,时任鳞字乡党委书记罗景波连气都不换:现状堪忧,不得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机遇珍贵,必须大干苦干。

  苦熬苦干都是苦,但结果大不同。苦熬的日子越熬越苦,苦干的日子总会苦尽甘来!

  4月18日,走进林字村菌类生产基地,忙碌的气氛扑面而来。粉碎后的玉米芯堆得像小山一样,村民邹成立穿着灰蓝破袄和工人们一起加工菌料,咋也看不出他是资产过百万元的养菌带头人。十年前的喜悦邹成立至今难忘:“头一年就收入十来万元!”看到种大棚菇效益好,许多村民都动了心,“现在村里大棚将近二十栋,大多数村民都在种平菇。”邹成立说。

  2000年,潜字村黏玉米的种植面积是50公顷,到2013年一下子就发展到了5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为啥发展得这么快?农民李纯刚鼓起的腰包是最直接的动力:去年种了5公顷黏玉米,纯收入达10万多元!同时,种植大户们依托乾安县绿园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冷冻黏玉米、辣椒等产品远销海南、上海、长春、哈尔滨等省市。

  “人随潮流草随风”,2005年,鳞字乡趁热打铁成立了特色农业园区。为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园区积极争取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整合现有支农资金和项目,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强村富民,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因地制宜,称字村几乎家家种菜,每年播种面积100多公顷,成为远近闻名的瓜果蔬菜集散地。目前,村里扣大棚的农户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归字村83户农民搞养殖,村民高秀文家新建的彩钢房里,一栏栏育肥羊膘肥体壮,高秀文一边往槽里添饲料一边说:“今年年底能达到一千只羊,赚二十来万元不成问题。没承想大干三年就甩了穷底子。”

  目前,鳞字乡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化生产格局和“基地+农户+合作社”生产模式。全乡二十多个农业合作协会活跃在一线,形成二十多支营销队伍,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8万元。以菌、菜、果、畜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奏响了小镇幸福曲。如今,走进鳞字乡,近百栋温室大棚、4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广场、现代化冷库、村民文体活动室……成为瀚海平原的靓丽风景。如何从“不毛盐碱地”变成“瀚海绿洲”?现任鳞字园区党委副书记高中山一语中的:“一村一品”不能一朝一夕显效,十年来,我们五届领导班子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思路,一个规划一抓到底。”

  一村举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鳞字乡始终坚持一条思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村一品”发挥出了神奇效力,真正抓出了令人叹服的业绩。

    标签: 一村 一品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