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广东罗定农民的“摇钱树”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肉桂:广东罗定农民的“摇钱树”

  有“中国肉桂之乡”美誉的罗定市,肉桂种植历史十分悠久。去年十月份,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广东十件宝(旅游土特产类)”评选活动中,罗定肉桂作为美食与医药的重要素材喜获“广东十件宝”,成为罗定又一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名片。7月下旬,记者深入罗定采访当地的肉桂产业发展情况,深切感受到,在罗定山区,肉桂今天已是农民的“摇钱树”,明天可能就会变成农民的“发财树”。

  创新机制激活肉桂产业

  罗定有好几个肉桂生产大镇,此前很少见诸报端的黎少镇就是其中之一。黎少镇地处丘陵地带,人均只有半亩多耕地,很多家庭靠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位镇干部告诉记者,罗定市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该市提出要加快肉桂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擦亮“中国肉桂之乡”品牌,并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推进“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实施“公司+理事会+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黎少镇有11个村委在发展肉桂生产,全镇肉桂生产面积达54890亩,并涌现出一批肉桂种植专业村,如赤岭村、松木村和黄沙口村的肉桂种植面积都达到了1万亩以上,其中赤岭村达到了18000亩。该镇随之兴起的肉桂专业合作社也发展到8个,其中益众肉桂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已吸引了112户农户加盟。据统计,该镇肉桂产业产值已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

  农民青睐肉桂因其零风险

  沿着蜿蜒的村道,记者驱车来到黎少镇黄沙口村。到了村委会门口,一股浓烈的桂油香味飘来,原来,村委会对面就是一家桂油厂。

  村支部书记潘振文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这家桂油厂的生产工艺,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家桂油厂是罗定市兴伟香料有限公司的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每年可吞吐加工干桂叶600万担(如图),可生产桂油2万多公斤。几年来,该公司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三方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黄沙口村肉桂产业的发展,成为黎少镇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一个示范点。目前,该公司自办肉桂基地达105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0多户、肉桂种植面积4000多亩。

  黄沙口村2800多人,仅1000亩耕地,人均三分多地。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利用山地发展肉桂生产对于该村农民增收显得特别重要,有人说肉桂是山区农民的“摇钱树”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全村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种有肉桂,而且我们的桂皮又香又甜又辣,质量非常好。”潘振文说。

  潘振文向记者分析当地农民喜欢种肉桂的原因:一是“桂树粗生粗长”,不用怎么管理,几年锄一次草都可以,“有人说地球一转,太阳一出来,就有产量了”。二是零风险,养鸡种果,不仅担心销路,产品还不能积压,否则损失惨重。而种肉桂完全不同,桂皮晒干可长期储存,价格不好可以留在山上不采收,等到行情好了再采收。

  村支书的两大期盼

  “在山上种肉桂,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一样,没钱用就去取,存在山上不取,它也会慢慢增值。”潘振文说,“近些年来桂皮价格高的时候9元多一斤,最低的时候两元多一斤。按照今年5元多一斤的价格,一亩肉桂可为农民增收1500元钱左右。”

  当记者问及如何依托种植肉桂发家致富时,潘振文代表广大肉桂种植户道出了两大期盼:

  一是期盼科技部门为桂农开发设计机械化的桂皮剥皮器。收获桂皮有季节性,通常在春分至立夏期间。目前桂农剥桂皮完全靠手工进行,速度快的一天能剥七八十斤,速度慢的一天只能剥五六十斤。以潘振文为例,他种了95亩肉桂,按正常产量至少可收获桂皮1万多斤。可是因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在家,去年他只收获桂皮2000斤。如果不提高桂皮剥皮效率,桂皮的产量就上不去。二是期盼罗定有自己的大型高端肉桂产业深加工企业。目前罗定的桂油加工厂规模都不大,另外桂油在肉桂产业加工链中只属于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

  潘振文说,他从当地新闻中看到,为推广罗定肉桂,吸引更多肉桂深加工企业到罗定投资,罗定市主要领导拜访了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而且罗定还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双东分园规划建了一个日用化妆品生产基地,可引进至少60多家企业。他相信,基地建设起来后,罗定肉桂产业将迎来大发展。今天肉桂是农民的“摇钱树”,明天可能就会变成农民的“发财树”。

    标签: 肉桂 罗定 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