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陂镇:“万亩果园”黎正文 书记摸到致富门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广东东陂镇:“万亩果园”黎正文 书记摸到致富门

万亩果园引来了大批游客,省却了村民外出奔波推销之苦,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有困难,找书记;要致富,找书记……在东陂镇新陂塝村,村民这样告诉来访的记者。40岁出头的黎正文,2006年起担任新陂塝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理事会理事长以来,完善了“村党支部提事,理事会议事,村民(家长)会议决事、村干部干事”的运作模式,村级组织能力得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特别是他利用该村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大力推广种植柑橘、杨梅等水果,逐渐形成全村种植水果的经济发展路子。在此基础上,他借助连州地下河旅游资源探索出旅游DIY摘果的营销模式,“新坡塝万亩果园”经过3年建设如今已初具规模,让游客体验亲自摘果、尝果的乐趣,更促进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增收,成为连州农家乐旅游一大亮点。

  全心全意为民解忧愁

  2006年,黎正文当选为新陂塝村村长。“当时我还在外面打工,那时候其他村的村长都起码四十岁,而我才三十岁出头。所以对是否回村当村长,我是有点犹豫的。”黎正文回忆。

  然而,一位位村民找到了他,期望有人带动他们法治致富建设家园,表示将全力支持他担任村长和配合他开展工作。“可能因为我年轻,又在外面工作过,村民认为我见识广吧。”黎正文说,面对村民的期望,他放弃了外面的事业回到了新陂塝村。

  毫无经验的他该如何做好村长呢?父亲为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了十多年的村长。我上任后会看他以前写的工作日记,了解一下村的历史和学习父亲当村长的经验。”

  在担任村长期间,黎正文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村民利益和村基础建设中。他认为:“道路建设、果树种植技术推广等等,这些都是跟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我觉得这些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村从数十年前开始就以种植柑橘类果树为主,因此水果技术推广十分重要。”为此,黎正文多方联系,为村民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比方说我们现在主要是中沙糖桔,那么黄龙病的防治就十分重要。”在他的努力下,新陂塝的村民都成了种植能手。“这两年,我们村几乎没有出现过黄龙病害的情况。

  “有困难,找村长。”这是过去十年来,新陂塝村村民的共同想法。“有一次,有两户人因琐事吵了起来,邻居都劝不了,眼见就要打起来了,大家赶紧把村长叫过来。”村民黎老伯告诉记者,黎正文到来后迅速隔开两人,同时了解情况,以“远亲不如近邻”进行劝解,成功让两户人家平心静气下来解决了纠纷。对此,黎老伯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这个村长真的没选错。”

  黎正文这个村长是没有“休假”的:每周二与镇干部下乡联系群众;每周一、三以及“墟日”,在党代表工作室倾听群众呼声并把信息反馈给镇干部;每月的“夜访”则深入到村民的家里……而平日里,骑着摩托车,顶着烈日,他穿梭于村屋间,为村民解决一件件难题、一桩桩烦心事。

  担任村长后,为改变农村组织散漫缺乏强有力组织的面貌,更好地带动村的发展,黎正文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下沉到自然村或村小组,完善了“村党支部提事,理事会议事,村民(家长)会议决事、村干部干事”的运作模式,增强协调能力,把党支部、理事会和村(村委会)干部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出建议、提动议。

  黎正文告诉记者,由于他在卫民村委会也有职务,所以身兼数职的他在去年底卸任了村长和理事长的职务,只担任新陂塝村党支部书记。但他仍一如既往,全力为村民做贡献。

  整合土地资源谋发展

  新陂塝村毗邻省道S346线,交通方便,现有住户70户,人口323人,耕地面积2360亩(其中水田241亩,旱地3813亩,林地6325亩)。由于外出务工人口多,该村常住人口不足90人,并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农田无人耕作。同时,由于现代农田的耕作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又出现了劳动力富余的现象。

  “我曾经算过,每一户村民最少也有30多亩田地需要耕作,且存在农田过于分散的情况。这样一来,村民的耕作也比较辛苦。”黎正文告诉记者。

  对于这种现象,他内心十分着急。去年年初,经新陂塝村民理事会提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黎正文在大会上提出了土地资源整合,即将现有的部分土地资源由集体收回,再集中流转给村里的种植能人,以解决有田无人耕、有人无田耕的现象。

  但黎正文提出土地资源整合后,并没有得到大多数的村民支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对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不理解。他们以为集体要收走他们的地。”当村民无法理解政策,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土地资源整合这项工作无法推进。

  他面对这样的现象并没有灰心,而是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对于那些对土地资源整合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他三番四次上门入户向其耐心讲解,进行宣传;对于在外务工没时间回村里的村民,他则通过电话进行耐心沟通。“只能一遍一遍地说,让他们理解土地整合的好处。”

  最终,新陂塝村在1月的村民代表大会会上,经过村民共同商议,决定将本村现有的100亩水田由村集体收回,再集中流转给村里的种植蔬菜大户和经济能人种植。这样,新陂塝村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解决了本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耕地的丢荒现象。“我们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村长讲清楚了,我们才知道这是对我们好的事情。”一位村民感激地说。

  同时,他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将普惠性资金集中到村集体,统筹用于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黎正文在村里安装了建了文化室、篮球场、休闲公园,还安装了5盏太阳路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打造“万亩果园”促增收

  怎么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呢?在整合了土地资源后,黎正文又开始绞尽脑汁地为村谋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陂塝村的村民就一直种植果树,却因零散经营收益不大。他介绍:“以前村民种植果树都是各自为战,除了水果商收购一部分,其余全部需要村民们自行解决,效益不大稳定。”看着这些果树,黎正文心中冒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发展水果采摘游。

  利用该村山地资源丰富和丰富的水果种植经验的优势条件,新陂塝村与爱地旅游公司合作,打造新陂塝村万亩果园旅游观光基地。据悉,基地距离连州地下河景区仅5公里,距离连州市区30分钟车程左右,交通便利,成为很多游客到果园体验采摘乐的首选。

  “我们需要旅游资源,地下河需要新的旅游元素,我们一拍即合。”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黎正文也曾手忙脚乱。“一天的游客量太大了,我们手忙脚乱的。”后来,黎正文带领着村干部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的管理模式。“我们要求必须提前一天预订,同时派出专门的果园导游带领旅游团进行采摘,并由专人负责销售,这样一来,我们的管理就开始规范起来了。”目前,在村里的建设的“新陂塝万亩果园”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

  万亩果园旅游观光基地建成后,一批批游客到新陂塝村参观旅游、体验采摘乐,村民们不仅可以按游客数量收取参观体验费用,还可以直接将水果售卖给游客,省却了自己外出奔波推销之苦,赚钱也快了。“我们的体验费用是5元,3元归村民所有,2元留归村集体,而销售水果的收入则全部归村民所有。”黎正文表示。据统计,2014年,该村人均收入7800元,村集体收入35000元。

    标签: 村民 村长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