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广袤的农田上,青翠的种苗铺满了田地。东海小伙陈振纳叉着腰站在田边,底气十足地望着眼前这一片农作物:“今年又将会是好收成咯!”
自2013年起,陈振纳通过与东海岛金家东村经济合作社合作,承包了该村约44亩农田,引进老挝、越南、泰国等地的特色农产品,坚持生态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并与市区某超市进行农超对接,带领当地村民致富,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赞许。
放眼望去,农业基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回乡租地“二次”创业
今年36岁的陈振纳是东海岛文参村村民,大学毕业后其自主创业,在珠海创办了一间科技公司。近几年,公司步入正轨后,陈振纳选择“二次”创业,将投资的目标移到农村。
2013年8月,经过与东海岛金家东村经济合作社的多次沟通,得到该村村干部及村民的支持,他在该村承租了44亩农田,寻找了几名合伙人,“计划引入一批特色农产品。”这是陈振纳最初的打算。
回乡后,陈振纳进入村内招兵买马,最终找了3名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当技术员,采取临时雇佣的方式,和10多名农民签订劳动合约。他注意到,在珠三角一带的酒店,黄秋葵特别受顾客欢迎,而在湛江才刚刚兴起“黄秋葵热”。陈振纳瞄准这一商机,种植了32亩黄秋葵,在朋友的介绍下从外地引进圣女果加以培育,种植了8亩。
同年10月中旬,这一批农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圣女果的田头价5元/斤,黄秋葵的田头价3元/斤,他没有预料到,两种农作物的市场反响相差较大,圣女果遭到周边群众疯抢,而黄秋葵在湛江则受到冷落,销量不高。“我们不得不将黄秋葵运到珠海销售,市场反响较好。”陈振纳说,当年10月至12月,黄秋葵每天能收获500斤,货源源不断地供应到珠三角。
国外引进特色农产品
赚到了回乡创业的第一桶金后,陈振纳满怀信心,他说,只要农产品的质量好,不愁没有销路。第二年,他的特色农业理念吸引了老挝归国华侨匡海勤的加入。
2014年,在匡海勤的带领下,陈振纳几人到老挝、越南、泰国等地的农业基地进行考察,引进了辣木、朵安山花、红白合、金丝瓜、架豆王、老挝的西红柿、木瓜等种子,通过培植陆续投入到44亩农业基地种植。
陈振纳的团队采取由基地提供土地、种子,农户种植和管理,农家乐公司统一收购等三方对接的新型合作模式,吸引了周边不少农民加入。农作物管理期间,基地还定期给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以前,这一片土地种植木瓜,产量低,效益差。这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给我村农业经济增加了效益,带动了农民致富。”金家东村村干部金盛文说。
农超对接不愁销路
近日,记者来到陈振纳的农业基地,广阔的土地上,部分区域搭起了竹架,西红柿小苗缠绕着竹架向上生长;另一区域的青苗,星星点点地钻出土地。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基地的技术员介绍,为了让农作物更加健康环保,基地开拓了一块养殖场专门养殖“辣木鸡”(采用辣木叶混合稻谷养的鸡),鸡的粪便发酵后用于施肥。考虑到肥料与农作物的需求量,陈振纳的团队与周边养猪场合作,定期收集沼气水,给农作物灌溉。
新引进的农产品,如何打开湛江市场?陈振纳说,这批农作物收获时,他曾拉到农贸市场销售,却无人问津。“没办法,即便你说产品很好,但说起名字菜贩听都没听过。”所以,在这批农产品快要收割时,他拿着农产品的成品推荐给湛江市区某超市,试图打造一条农超对接的道路。超市采购人员来到基地,了解整个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最终与陈振纳达成了合作协议。
今年,陈振纳的团队又有新计划,他们承租了金家东村一占地约40亩的农田,采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进行科学管理,这批农作物将在今年6月份起连续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