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县“80后”返乡农民工潘罗生夫妇创业记

时间:2024-05-07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目前我养的草鱼最大的一只有6公斤。”7月5日,潘罗生一边喂鱼,一边自豪地说。河岸边,潘罗生的妻子何春梅抱着小孩在望着他们的“水上世界”。对他们来说,网箱里游动着、争食着的不仅是鱼,更是通往幸福和希望的大门。

  潘罗生出生于1984年,是龙州县响水镇响水村念民屯人。由于家里田地少,劳力少,家境较为贫困,受“打工潮”的影响,2007年初,潘罗生夫妇便“孔雀东南飞”,一起去到广东打工。

  打工两年,外面精彩的世界固然让潘罗生夫妇开足了眼界,而“人家创业能成功,咱们不缺胳膊少腿的,拼一拼肯定也能成功”的理念也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打工,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也有三四千元,但总是牵挂着家里的老母亲,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家乡也有创业的广阔天地。” 同为“80后”,何春梅的孝心在打工生活中化成了无法挥去的乡愁。于是,怀揣着创业之梦,潘罗生夫妇毅然选择了“回归”。

  龙州县响水镇响水村念民屯山清水秀,念民河从村前流过,汇入左江。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潘罗生夫妇一开始就瞄准养殖这一产业。

  仿佛是为了考验他们的意志,潘罗生夫妇首次养殖的1000只鸭子肥肥大大,却因为当时价格上不去等因素,卖完鸭子一算,结果是“略有亏损”。然而,此次养殖经历却没有让他们一蹶不振,相反,他们对养殖的市场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

  2011年,潘罗生夫妇决定从事网箱养鱼,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水上世界”。“由于当时资金较少,刚开始只养两个网箱,同时慢慢探索养鱼技术。” 潘罗生认为,跟鱼打交道,没有技术寸步难行。

  为了掌握养鱼知识,潘罗生夫妇除了经常向前辈学习养鱼技术外,还经常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有关养鱼书籍来学习,此外,每逢街天,他们还到镇上的市场去了解行情。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他们终于掌握了饲养、消毒、日常管理等一整套养鱼技术,并发展到了七八个网箱的规模。

  有了技术,就如鱼得了水。潘罗生夫妇养鱼渐入轨道。然而,是满足现状,还是扩大规模?“趁着还年轻,拼一拼,我们的事业就有发展了。”潘罗生夫妇“达成了共识”。

  为了扩大规模,他们贷款近20万元,全部投入到网箱养鱼的事业中。如今,42个相连的网箱,如同一艘巨船,停泊在河面上,构成了潘罗生夫妇迷人的“水上世界”。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罗非鱼、草鱼、鲤鱼等各种淡水鱼年年“大获丰收”,几年来年均收入近10万元。由于当地水质好,养出来的鱼不仅生态无污染,而且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时不时有南宁、崇左等地的老板或群众慕名前来买鱼。

  爱拼才会赢,潘罗生夫妇的创业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然而,尝到了“甜头”的潘罗生夫妇依然拼劲十足,利用山的优势大力发展山羊、土鸡、鸽子等特色养殖,目前山羊存栏40多只,为实现“水、陆、空”生态立体养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往后发展好了,我们还要跟其他返乡农民工一起搞一个‘农家乐’。”说起下一步,潘罗生夫妇拼劲又上来了。据了解,为了鼓励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务工,龙州县依托库区渔民增收项目,通过修建码头、修路、项目资金扶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返乡创业人员经济上得实惠、技术上有保障,为振兴家乡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据统计,目前该县全县网箱养鱼292户,养鱼2015箱,农民年收入近2千多万元。

    标签: 养鱼 夫妇 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