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宁市马山县金钗镇的一名普通农民到蚕业公司的掌舵人,蓝莉芬本着“诚实守信做人,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念,多年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在创业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在诚信经营上作出了表率,相继荣获南宁市和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她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 金钗镇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2000年在广东务工多年的蓝莉芬返回家乡,看到家乡父老仍沿袭传统的养蚕方式,她意识到,如不注入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走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桑蚕业就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她对村里的养蚕户说:“我会和大家想办法,一定把我们的蚕桑业做大做强。” 蓝莉芬从解决小蚕成活率问题着手,在金钗镇龙塘村建立了一个“小蚕共育”基地,将养好的三龄蚕出售给蚕农,降低了农民养蚕的风险。为了使周边的养殖户接受养蚕新技术,她还多次自费组织蚕农代表到宜州、宾阳参观学习养蚕新模式,并请专家到村屯,手把手指导农户养蚕。 创业路上,蓝莉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4年天气变化异常,大批桑树死掉,金钗镇养蚕业遭受重创。“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使蚕农损失惨重,我在育苗方面也遭受了很大损失。”蓝莉芬说。 为了稳定群众养蚕信心,蓝莉芬毅然做出承诺:凡是继续种桑养蚕的,蚕农损失的部分,由她全权赔付。那一年,蓝莉芬因为这个决定,垫付了近30万元。 十几年来,为了当初那句承诺,蓝莉芬不知帮助群众解决了多少个难题,许多蚕农都相信她,坚持跟她走养蚕致富这条路。“无论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看到蚕农能养蚕致富,我也就放心了。”蓝莉芬说。 她带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63岁的石耿明是龙塘村下岭屯种桑养蚕的“老人”了,早在1994年,石家就开始养蚕,种有3亩多桑树。退休后,石耿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养蚕上。现在,石耿明每年可以养8到10批蚕,一批蚕5000多条能有2000多元的收益。 “现在什么都不用愁,蓝莉芬提供的三龄蚕存活率高,我们只要把蚕养好,她全部回收,价格又高。现在手里有钱用了,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 石耿明说,乡亲们都喜欢向蓝莉芬要蚕苗,因为只要一个电话,蓝莉芬就会亲自上门指导养蚕技术。 对于蓝莉芬的亲力亲为,蚕农李美仙深有体会。一天,李美仙早上出去摘桑叶,出门时蚕苗还好好的,中午回来一看,蚕虫尾巴变黄,蚕体缩小。李美仙吓坏了,马上给蓝莉芬打电话,没多久蓝莉芬就带着治疗细菌性败血病的药赶来了,帮忙用药喷桑叶喂给蚕吃。“她提醒我现在雨水多、气候闷,要注意通风。第二天蚕就好了。我真的很感谢她。”李美仙说。 她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她的带动下,现在全镇种植桑园面积稳定在约1.2万亩。”金钗镇党委书记谭邦杰说,蓝莉芬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金钗镇及周边群众致富。目前,桑蚕业成了金钗镇的支柱产业,金钗镇也成为了马山县最大的桑蚕基地。 为了解决蚕丝的销路和价格问题,早在2009年,蓝莉芬便成立了马山金宜桑蚕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50多万元建起了人工气候孵化室、自动上蔟等生产设备,并积极与各大桑苗公司联系,成为桑苗公司的一级代理商,将高产优质的桑苗品种推荐给桑农。 2014年7月,蓝莉芬又投入千万元注册成立了马山县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收购蚕农的产品,且每公斤收购价确保高于其他公司,让蚕农吃上了定心丸。目前,东龙蚕业招收了100多名员工,为农村人员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其中有20多名工人是农村低保、贫困和残疾家庭成员,他们每个月都能领取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谭邦杰告诉记者,蓝莉芬还在自己的育蚕基地开设了技术培训班,免费接纳农户到基地学习种桑养蚕技术。2014年,通过开展“农家课堂”,她科学指导桑农在养蚕过程中科学控制有机农药的应用,蚕茧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制定标准,同时推广应用自动上蔟技术,减轻了蚕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优质茧率。 蓝莉芬还非常关心关注农村弱势群体,扶持贫困户养蚕。蓝莉芬育出来的蚕苗70%是先赊给蚕农拿回家养殖,等蚕农卖了蚕丝再还钱给她,解决了农民因资金周转问题。谭邦杰表示:“市场价格稳定了,群众养蚕没了后顾之忧,就更乐意养蚕,镇里桑蚕业的发展就越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