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红:抓住螺蛳粉商机 带村民种“致富笋”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梁承红:抓住螺蛳粉商机 带村民种“致富笋”

梁承红(右)在白石屯向村民了解竹笋种植情况。

  “书记好!”“书记,您来了!”只要看见梁承红进村,村民们就会热情地打招呼问好。梁承红是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留休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两年多,他瞄准柳州袋装螺蛳粉发展商机,带领鼓励村民种配菜竹笋致富;在村屯之间修起一条条便民路……如今,居民生活蒸蒸日上,公民榜样人物征集开始后,有人向今报推荐了这位好书记。近日,记者专门来到村里探访。

  修出便民路

  留休村地处石碑坪镇的南部,是柳北区仅有的三个“十三五”贫困村之一,以前村里山路不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记者看见,在村里小学不远处,有一条刚修好不久的水泥路。“以前都是烂泥,又窄,现在不一样了。”村民们说,这条从留休村至下陶村的路就是书记来之后修的,可让学生过往安全了不少。

  下半年,刚到村里,梁承红就花了3个多月,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情况。他了解到屯与屯之间部分道路没有硬化不好走,孩子们上学放学,只能走209国道。

  209国道是柳州市区通向北部四县的重要道路,道路原本就不宽敞,路上大货车又多,车速非常快。村屯里的孩子上学走209国道,途中受伤甚至身亡的事故都曾有发生。

  “路必须要修好,且屯里通往学校的路要放在首位。”说干就干,于是,梁承红开始在村里和柳州市相关部门之间来回跑,争取资金。两年来,他共争取来243万余元,为村里修建了7条新路。

  进村道路旁,还有好几个鱼塘、几处深沟。而这些特殊地段,又都处在急转弯处。村民们反映,经常有人车速过快或不慎,摔下鱼塘或深沟受伤。村民们的话,他都记在心里。不久之后,这些地方都统一安装上了护栏。

  来致富经

  走进留休村白石屯,就能看见房前屋后、山地上全是竹林。

  在白石屯,47岁的覃学斌正用三轮车拉着沼气水在竹林里浇灌。覃家种有10亩竹林,而这些竹林可以“生出钱来”。

  覃学斌说,以前竹林长笋多,大家都担心卖不出去。这两年,竹笋不愁销路,以前在外打工的人,也都赶回家来种植。现在白石屯能耕种的土地,95%都种上了竹子。不少人还盖起了“竹笋小别墅”。

  进村之初,梁承红就知道村里有种笋的基础。但是“价格便宜没人要”,让村民很头疼。近几年,柳州袋装螺蛳粉在国内外热销成为“网红”。他知道,作为螺蛳粉主要配料之一的竹笋(酸笋)也一定能搭上螺蛳粉经济发展的快车。

  他积极联系收购老板,保证销售渠道并稳定了价格。此外,还竭力向柳北区1212申请将竹笋种植纳入“以奖代补”的范畴。除了种植收入,村民们每一亩竹林还可获得300元奖励和补助。

  听到这两个好消息,村民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如今,留休村白石等两个屯竹林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近950亩,每年每亩收入四五千元,全村增收400多万元。收购老板还鼓励村民继续扩大规模。

  如今,种植竹笋的人越来越多。下一步,梁承红还打算借竹笋“筑巢引凤”,把企业引进来在村里加工,做出留休村自己的竹笋品牌。

  忙着帮代言

  路修好了,种笋的致富了。但在村里,还有一些没有劳动力的特殊贫困户,79岁的廖满平就是其中之一。

  廖满平年迈多病,两个女儿都已出嫁,生活并不富裕。多年来,他独自一人居住在老旧的泥房里。老泥房建于1964年,全部使用黄泥垒砌,早就开裂成了危房。屋顶多处漏水,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每当打雷或下大雨,侄子或村民就会赶到他家,将廖满平暂时背到安全地方躲避。

  梁承红得知情况后,帮助廖满平申请了大额医疗救助,并通过危旧房改造政策,以“1212补助,村委代建”的形式为其修建了新房。

  考虑到老人独自居住寂寞,梁承红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了电视;天气太热,他又给老人送来了电风扇。

  留休村共有七个屯,还有不少村屯的居民种植桂花树、紫荆花树等苗木。如今,苗木已经成林,却无人问津。

  这几天,梁承红又开始在田间地头奔波拍照。他打算通过第一书记代言,在网络平台,帮村民进行苗木推广。

    标签: 竹笋 竹林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