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县:“要大家一起富才算有本事”

时间:2021-05-29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张学斌的“官”不大,临高县东英镇灵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却是灵山村2000多乡亲的“领头雁”,整个村委会8个自然村的父老乡亲都一心跟着他干,不仅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生活也越来越有滋有味。

  回村前他年薪30万元

  张学斌,1973年出生于东英镇灵山村委会最贫穷的隆安村,这里位于高山岭脚下,地势高,水资源十分缺乏。遇上旱季,村民只能到野外的水沟接水回来过滤使用,或到3公里外的大宝村挑水喝。由于贫穷,村里一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遇到下雨天,需要挑水的村民就很苦恼,只能少洗衣服少洗澡,洗完米菜的水留着洗手,洗完手的水再用来洗地瓜,洗完地瓜已经发黑的水再用来喂猪。

  19岁那年,张学斌应召入伍,随后在部队生活的4年让他开阔了眼界,练就了他坚毅的性格。1996年退伍后,张学斌在海口、广西南宁等地奔波,除兼职一家煤气管道公司的采购外,还独立做起了木材运输和瓜果蔬菜批发的生意,短短几年就攒了数十万元身家,最多时一年净收入就有近30万元。

  虽然自己的腰包鼓了,但每次回村,走在坑洼不平泥泞的小路上,看着乡亲们每每为用水精打细算,他的心里总不是滋味。

  “你也算村里比较有出息的,攒了不少钱,能不能为村里做点事?”2001年,张学斌结婚娶妻在老家办酒席,前来祝贺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中有人向他提出要求,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王永雄还建议他回村竞选村支书,想办法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没想到,这一说,还真让他记挂在心里了,结婚后没多久,他就决定重回村里。

  上任后全心为村民办事

  2001年10月,村级换届选举,张学斌高票当选村支书,然而,当时村干部一个月补贴才200多元,因此,有朋友劝他慎重考虑,可他却说:“一个人富很容易,要大家一起富才算有本事,当了村干部,可以多帮村民做点事。”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村民筹资修路!他从老家隆安村民小组开始,自己垫付了部分资金,又号召其他村民捐款,凑钱拉来沙土,将原本坑洼不平的村路填平加厚。接着,再一个村一个村地发动,他既出钱,又没日没夜地出力干活,带动村民齐心协力把各村的道路全部修整了一遍。

  此后,张学斌先后争取200多万元,将灵山村委会下辖的8个自然村的道路全部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2014年,在张学斌的争取下,由临高县水务局投入93万元的饮水工程在西北村动工。至此,灵山村2000多人全都用上了自来水。

  抓住市场发展农村经济

  由于经常外出,对市场信息敏感,张学斌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发动村民淘汰小叶桉,改种橡胶。为提高村民的积极性,他还争取到扶贫办的支持,免费为村民提供橡胶苗,2011年前后,正是橡胶价格最好的时候,整个灵山村共种植橡胶6000多亩,成为当地橡胶林最大的片区。

  “当时一般村民割胶每天都有1000多元收入,原本贫困的家庭很快就脱贫致富了。”灵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章栖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10年入驻灵山村后开始跟着张学斌发展农村经济,他对张学斌的实干精神由衷敬佩。

  近几年,东英“长寿五粮”行情越来越好,他又帮扶7户农民投入40多万元发展淮山种植基地。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引进临高县供销公司,发动西北村民以104亩土地入股,与企业合作共建了果子狸养殖基地。还有不少村民购买卡车,做起了农产品运输和购销的生意。截至去年,灵山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6000元。

  “灵山村已经甩掉贫困的帽子,村容村貌也变了样子,但要农村更有活力,农民的思路必须打开,要与时俱进。”张学斌说,村官虽小,但只有全心全意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才算称职。

    标签: 灵山 村民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