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2-03-15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成株期的重要病害,受害的种子味苦,含油量和品质降低。成株茎的中、下部感病时产生褐色凹陷的溃疡斑,引起植株折断,髓内生有黑色菌核。花盘受害后期变褐腐烂,长出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花盘腐烂严重时脱落掉地,瘦果腐烂失收。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该病由向日葵菌核病菌侵染致病,菌丝体发达,白色,密集后形成菌核。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以及混杂在种子之间和种皮内越冬,第二年春暖气温达10℃左右越冬的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后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5-6年轮作,避开前作土壤中越冬菌核的侵染。

2.播种无病种子:严格选种,除去病粒和菌核。

3.中耕灭菌:在田间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初期,进行中耕,破坏子囊盘形成。此期结合人工除草铲地,也有破坏子囊盘形成作用。

4.药剂防治:结盘初期每公顷用250克/升咪鲜胺乳油1.5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 ;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5-1.5千克,对水喷雾花盘,防治子囊孢子对花盘的侵害。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助剂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