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区:“猕猴桃书记”的产业梦

时间:2022-05-23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13年11月1日,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在换届选举中,村民们又一次把信任票投给了谢家宽。

  这是他第六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还是那句老话,一是争气,二是请父老乡亲放心。我们将瞄准市场,千方百计以猕猴桃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家家户户的腰包越来越鼓。”被大家称为“猕猴桃书记”的谢家宽如此保证,一如15年前的承诺一样掷地有声。

  寻梦

  1998年12月8日,谢家宽走马上任桐元村党支部书记。

  “不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不使乡亲们走出困境,我就对不住那千余双渴盼的眼睛,下次换届就自动辞职。”就职仪式上,谢家宽如此承诺。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副烂摊子——农民人均收入为680元,村里没有一间办公室,还欠下12000元债务。

  “得找到致富的路子呀,不然许的诺就是放空炮了!”谢家宽一手叉腰,一手拿烟,紧锁眉头望向位于铁峰山沟壑纵横的桐元村。

  上任一周后的一个晚上,谢家宽家院坝内,村干部们被他召集来开会。

  “我们得发展一项产业,把整个村带动起来,才可能摆脱贫困!”谢家宽说。

  “是呀,村里还是传统的农业种植,种的东西只够糊口。”

  “没产业,村里发展没活力呀!”

  “关键是发展什么产业呢?”

  一群人陷入了沉思,像这样的夜晚,谢家宽和村干部熬了不下十个。

  “目标只有一个,寻找一项能让村民致富的好产业!”谢家宽做起了产业梦。

  随后,商议产业发展大计,还入户听声问计,晚上回到家里,他常常坐在电视前一个劲地看农业方面的信息,全方位地搜索外地山区农村发展的好产业。

  百闻不如一见,谢家宽还带着村干部走南闯北,实地察看,学习取经。

  他们坐汽车、火车长途奔波,吃方便面充饥,去过福建泉州考察橡胶,到过陕西枝县考察辣椒,也去过湖北白云山考察柑橘……

  “这些项目亩产收入都不到5000元呀……”谢家宽仍心有不甘。

  2001年秋,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一片猕猴桃林地。

  “我们第一年,8分地净赚了5000元……”当地一位老人说。

  听到这,谢家宽双眼发亮,心里打起了算盘。

  回到村里,经专家论证——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合种猕猴桃。

  “定了,红心猕猴桃!”谢家宽一拍桌子。

  筑梦

  令谢家宽没想到的是,他刚开始动员发展产业,就被泼了冷水。

  “莫去上当,还是种庄稼稳当。”习惯了传统农业的村民很是抵触。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谢家宽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一连几天,他夜以继日地跑遍村里的14个村民小组,白天前往农户家“游说”,晚上召开院坝会,宣讲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好处、思路和办法。

  然而,不管怎样苦口婆心,乡亲们就是“不信这包药”,第一年全村几百户仅种下17亩。

  “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干出样子。”第二年,谢家宽把家里的5亩土地全部种上猕猴桃,还租种了外出务工农户的6亩地。其他村干部每人也至少种上5亩。这一年,在村干部的带动下,123户农户种植红心猕猴桃400亩。

  三年后,成片的红心猕猴桃挂上了惹人爱的果实,把山村的田野装点得一片翠绿,一上市就很快销售一空,亩产收入最高的达到两万多元。

  先种植的尝到了甜头,没有种植的“眼红”了。

  谢家宽借势发力,聘请专业技术员,挨家挨户指导猕猴桃种植,到了2010年底,全村猕猴桃种植发展到3080亩。

  桐元村一组村民姜学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家庭条件较差,连喂山羊都修不起圈。

  在谢家宽的劝说和帮助下,他一口气种植了6亩猕猴桃,年纯收入3万元。

  有了钱,姜学顺把山羊养殖扩大到180只,搞起了循环经济,用羊粪作猕猴桃的肥料。山羊又为他家增收25000元。

  眼看像姜学顺这样脱贫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谢家宽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圆梦

  产业有了一定规模后,问题也接踵而至。

  “技术能否有效保证……”

  “病虫害能否有效防治……”

  “保鲜能否做到,销售渠道能否畅通……”

  面对村民的疑虑,谢家宽陷入了沉思。

  他又一次四处奔波,请专家赐教,在现代农业管理书海里求索。

  终于,一把钥匙解开了疑虑。

  2011年8月,铁峰山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谢家宽任理事长。

  专业合作社变松散管理为统一管理,慢慢为猕猴桃产业筑起了三大护堤——

  引进两名大学生,专门巡回指导技术;与四川农业大学、万州区农广校、苍溪科委、万州区科委、万州区科协联合在村里成立了“专家大院”。

  为确保销得出,谢家宽与外地商人联系,在四川、湖南建了两个供销点。

  修建红心猕猴桃保鲜库,钱不够,谢家宽把家里的房产证拿去抵押,补足差额。最终,花费125万元修起了容纳500吨的保鲜库。

  村里的红心猕猴桃产业滚雪球般逐年壮大,带动了周边的太平、箭楼、富强、中心场四个村,截至2013年底,全乡已达到6500亩,年产值近1000万元。

  谢家宽又心生一计,再次成立了深加工专业股份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注册资金达1500万元。

  2012年秋,刘定明家里6亩猕猴桃患上了溃疡病,一家人愁眉不展。

  危难之际,谢家宽请来了区农委、果树站的专家实地会诊,还雇人无偿帮刘定明将家里的树苗连根拔掉,土壤消毒后再补栽上新苗。

  看着重新站立的树苗,刘定明感激的泪花盈满双眼。

  如今,桐元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欠债的穷村了。2012年,村里的固定资产、人均农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攀升到2580万元、10800元。

  “终于圆了大家的致富梦,接下来,我们还要规划观光旅游,修建钓鱼庄,发展农家乐……”谢家宽开始畅想新的未来。

    标签: 猕猴桃 谢家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