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一个蚕桑女状元 9年绿了两座山头

编辑:Dinah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重庆黔江:一个蚕桑女状元 9年绿了两座山头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从种烤烟、养生猪到现在栽桑养蚕,一个人仅用了9年时间,打造出一个220亩的蚕桑基地,让两座荒山变成了桑海。近日,记者来到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二组,采访了这位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蚕桑种养技术协会会长、濯水镇人大代表、连续几年被黔江区表彰为“蚕桑状元”的粟海艳。

  从濯水集镇出发,沿着一条洁净的水泥路进入双龙村境内,公路两边到处是村民建起的养蚕大棚,田间、地头、山坡上长出的桑叶已开始覆盖了土地,不时有村民在桑园里施肥、除草。

  一人绿了两座山

  “这一连片的两座山头的桑园全是粟海艳家的,整个面积有200多亩。它不仅是全村的一个蚕桑大户,在全镇都是排列第一,连年被黔江区评为‘蚕桑状元’。”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

  当天,正值雨后天晴,粟海艳与丈夫周文中正在桑园里施肥。

  “桑园大面积的肥料是前天请人丢施的,就剩下这片没施完,昨天下雨又耽搁了,趁今天他没跑车,也来帮忙打突击。”粟海艳边施肥边说道。

  从之前的烤烟种植大户和生猪养殖大户,成为现在的蚕桑大户,粟海艳谈起了她的发展经历。

  2005年春季,正在用机器碎猪饲料的粟海艳,镇上有关领导与村干部一起来到双龙村登记发展蚕桑产业。由于粟海艳家里原有的两大产业都做得很好,她对栽桑养蚕并不感兴趣。

  当她看到很多村民都在登记蚕桑种植面积时,也去登记了15亩。当时在场的镇村干部都认为她是在凑热闹好耍,可在发放桑苗时,粟海艳按登记面积领取的桑苗一根也没浪费掉,拿回家全栽到烤烟地里。

  “种烤烟人手少了,确实累。养蚕相对要轻松一些,但效益不及种烟。”粟海艳通过实践得出的结果。

  2008年,已经有丰富养蚕经验的粟海艳,一个人在家坚持发展蚕桑产业,她通过流转土地、承包别人家的桑园和荒山等形式,栽桑面积已达200多亩,让从前荒芜的两座小山头变得一片葱茏。去年她养蚕139张,产茧105.6担,全年养蚕总收入达19.9万元。

  曾经的种养能手

  据了解,粟海艳在还没有出阁时,就是家里的种养能手。2003年,年满20岁的粟海艳,按照当地的婚俗,风风光光地嫁到周文中家,成为周文中法定的妻子。自过门之后,粟海艳以一个农村女人的勤劳和朴实,与周文中一起发展烤烟和生猪。

  “之前,我老公家也是种烤烟的,有技术,只是种植的面积小,每年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加上每年卖2头肥猪的钱,全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日子还算过得去。”粟海艳说。

  结婚后的粟海艳与周文中,将自家的15亩土地全用于种烤烟,还买了10头仔猪喂养,当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成为全镇的种养能手。

  第二年,粟海艳将卖烤烟和肥猪的收入,用一部分扩建猪圈,用1万多元买了一台拖拉机,除了方便自己家运输外,偶尔帮村民运肥料、煤炭、烟叶等。

  粟海艳与周文中分工明确,粟海艳负责种烟和养猪,大小生猪已发展到70头,周文中负责烘烤和经营拖拉机。

  “以前,这条路是机耕路,只有拖拉机才用得上排场。在雨天一般的农运车都进不来。若要拉肥料、煤炭进村里,还得等天气晴朗几天后农用车才上得来。”周文中说。

  农村科技领头雁

  2010年,粟海艳为了壮大当地的蚕桑产业,为乡亲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培训技术的平台,把栽桑养蚕技术传授给当地更多的蚕农,带领周边蚕农积极探索桑园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粟海艳成立了黔江区偏埃子蚕桑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3年5月,在区科协的指导下,粟海艳又领头创办了黔江区濯水蚕桑种养技术协会,积极探索“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目前,全镇已加入到粟海艳技术协会的会员达60多户。

  “我养蚕有好几年了,现每年养10张蚕,小蚕是靠粟海艳提供。从养蚕开始,很多关键性技术,都是向她请教。”村民周昌齐说。

  “目前,全村在粟海艳的带动下,全村的养蚕户达到145户,蚕桑种植面积1230亩,产茧600余担。其中,仅她所在的2组蚕桑面积就达到650余亩,是当地农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孙祥生说。

  粟海艳每年除了固定为附近的16家养蚕户提供小蚕,还要为全镇60余户蚕桑会员负责技术的培训和到蚕棚现场作喂养指导。

  从建桑园开始,粟海艳几乎连年被黔江区、濯水镇评委“蚕桑状元、产茧大户、蚕桑产业大户、蚕桑生产大户、蚕茧产量百担大户、巾帼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标签: 蚕桑 养蚕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