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生态蔬菜种植前景看好,我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和我一起发展。”近日,来自重庆主城的彭水县大垭乡冬瓜村“外来媳妇”刘丹丹如是说。
在彭水县大垭乡大垭村1200米的山上,糯玉米、密本南瓜正在迎风成长,大棚里,就近务工的村民正在移栽包包白菜,800亩标准菜地被初具规模。这画面和过去迥然不同——2014年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对这里的土地都放弃了耕种,造成近千亩耕地荒芜。
“外来媳妇”留家发展产业
“去年,我和老公一起回老家,就被这片从没受过污染的地方吸引了。”刘丹丹告诉记者,他和丈夫李顺长年都在主城发展,有了自己的产业,看到了这里独特的地理资源,就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于是,刘丹丹便与丈夫合计,立刻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当时,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好,就咨询了当地的村民。”刘丹丹说,村民告诉她密本南瓜一直都是彭水县大垭乡的特色产业,便有了建蔬菜生态种植基地的想法。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刘丹丹与当地村民一起注册了农业科技发展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引领群众发展高山蔬菜,“当地农户既可把土地租给我们,也可以根据我们的要求自行种植,我们发放种子、肥料等,还提供技术,回收成熟的蔬菜,村民不担任何风险。”
据介绍,今年他们在大垭村3组种植300亩糯玉米、120亩密本南瓜、200亩包包白菜、80亩红皮萝卜和50亩黄瓜,其中,南瓜、红皮萝卜与糯玉米施行套种,增加收益。
高山蔬菜帮山区农民致富
“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我们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大垭村支部书记向国中信心百倍地说,“因为有了基地的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走上发家致富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彭水县大垭乡山清水秀,拥有良好的光照和土壤肥力,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高山蔬菜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利用夏、秋季凉爽的气候种植冷凉蔬菜优势明显,可有效缓解夏秋淡季蔬菜市场供应,取得更高种植效益。
“近年来,在蜜本南瓜的种植和销售上,我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扶持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蔬菜生产销售能人。”彭水县大垭乡党委委员朱元栋说,彭水县大垭乡政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着力打造“绿色高山蔬菜品牌”,基地规模逐步扩大,区域特色逐渐明显。
为此,刘丹丹组建的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项目支持,实施了农超对接菜篮子工程,建设储存冷库以及配送营销网点,将形成高原夏菜的育苗、生产、加工、储藏等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的生产销售难题。
错季发展规避市场风险
蔬菜受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向国中说,“打上市时间差”就成了法宝。“我们这儿山高,气温比山下低,蔬菜一般晚上市一个多月。”
错季,让蔬菜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刘丹丹介绍,村里根据高山生态条件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选了多个适销对路的品种。
为了进一步将高山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强乡、壮村、富民,彭水县大垭乡把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纳入强乡战略,全力支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
“由于生态环境好,病虫害少,种出的蔬菜安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彭水县大垭乡乡长罗强说,在政府推动,老板带动,大户撬动下,全乡高山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攀升,下一步将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同时,要整合品牌资源,提升品牌的响应力和知名度,让农民快速步入种植高山蔬菜致富增收的“黄金大道”上。
靠山吃山,彭水县大垭乡利用独特高山资源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更成为彭水县大垭乡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