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县:只搞管理不下田 农民种红薯年入50万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重庆彭水县:只搞管理不下田 农民种红薯年入50万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对于彭水县岩东乡岍山村村民何志俸来说,是一个圆圆满满的团圆节。“两个儿子一直在外面打工,家里长期是老伴和我,今年算是过了一个真正的团圆中秋节。”何志俸高兴得合不拢嘴。一起回来的,还有媳妇孙子们,让年岁已高的老何终于体会到中秋儿孙膝下的满足。而孩子们的回归,来源于去年4月的一个决定,承包流转土地,春种高淀粉红薯,秋种油菜花,老何家变成了种薯大户,年收入由几千元变成上万元,不仅如此,村民们也到他的地里做活路,带动乡邻们增收。

  贷款承包流转土地

  昨天,何志俸在彭水县岩东乡岍山村,自家承包的470亩高淀粉红薯地查看红薯长势。“今年虽然雨水偏多了点,但对红薯没有影响,肯定丰收。”

  65岁的何志俸是土生土长的岩东乡人,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何志俸40多年如一日,守着他家的4亩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水稻,“只晓得种水稻和苞谷。”4亩地,何志俸一家一年的收入不过5000元,一家人一年劳作下来,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慢慢地,何志俸的两个儿子成年后,相继离开家,去福建、新疆等地打工。

  村里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占了一大半,很多地都荒了。2012年,乡里决定将闲置土地承包流转出去,并且引进了重庆群英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涉农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干部找到何志俸,向他推荐了高淀粉红薯种植,由红薯加工企业直接收购,有保护价不愁卖,村里每亩地还有100多块钱的补助。

  何志俸动了心,去年4月,他花32万承包了170亩流转土地,“找银行贷款8万多,找亲戚朋友借了20万,还有省吃俭用的钱都投进去了。”

  去年收入近5万元

  这笔钱对于老何一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他的信心和决定,来自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购买保障。

  老何和乡里引进的群英农业公司签订协议,他种的高淀粉红薯种子、肥料、技术,都由群英农业公司统一供应,特别是技术关,公司还派驻了技术专员,在老何家同吃同住,手把手教老何种高淀粉红薯。

  最关键的销路问题,由群英农业公司统一解决。“产多少收多少,乡里为了扶持,还定了保护价,不低于4角钱1斤,比普通红薯每斤多卖至少2角钱。”

  去年10月,老何家的高淀粉红薯第一次挂果,170亩红薯,收入近5万元。一季红薯的收入,就是以前全年收入的10倍。

  孙子给我当会计

  土地要科学地种才能增收,10月份收过红薯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何志俸没让地闲着,栽种油菜花,交叉种植。

  也就在第一个红薯产出年,老何越干越起劲,把承包地增加到470亩,“技术人员说今年地里的红薯亩产能达到6000多斤,再加上油菜地的收入,今年预计每亩产值能有2400元。”何志俸除去请工人费用和其它成本,“50多万的年纯收入是没有问题的。”老何对此很有信心。

  今年,听到老何在老家把红薯种植干得红火,他的两个儿子带着家人先后回到老家。“我孙子都20岁了,现在在给我当会计。”说到这里,老何乐得合不拢嘴。

  带动了村民增收

  又是一年丰收时,何志俸这几天在忙着收割的准备工作,470亩田地,他将雇用100多村民挖红薯。

  刘云英是第二年帮老何收红薯了。“每天工资70元,按照播种收获,每年我在何志俸那里,要领5000多工资。”看到种薯大户越来越多,云英的老公去年买了耕土机,一年光是机器耕田,就能增收1万多元。

  而对于何志俸,种了一辈子的地,如今他不用再亲自下田了,“现在主要做管理工作了,种地都请人,也是给村民增收噻。”

  对于未来,何志俸信心十足,“今年一定把借的钱都还完,以后日子好了我们家也去城里买套大房子。”

  据介绍,截至目前,岩东乡共引进涉农企业11家,“在这些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岩东乡300多户村民种植了高淀粉红薯,目前红薯长势良好。”乡农服中心主任安光文说,企业的引进,带动了全乡村民的致富热潮,各项产业正在示范带动下逐步发展起来。

  此外,种植优质甘薯产品在彭水县逐渐发展为产业链,前期的甘薯种植初具规模,甘薯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也在这里扎根。今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达30万亩,优质甘薯基地化种植18万亩(其中实施高产创建2万亩),集中建设16个重点乡镇,种植农户达到8.7万户,年产鲜薯48万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42元,薯农户均增收3800元。

    标签: 红薯 东乡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