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嘉平镇:靠劳动致富啥时候都不晚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重庆嘉平镇:靠劳动致富啥时候都不晚

83岁的许定书在喂猪。

  江津区嘉平镇月沱村83岁的老农民许定书脾气倔,远近皆知。44年前,他打破“槽下(平坝)不种包谷”的传统观念,带领生产队的农民在槽下的田坎上种杂交玉米,解决了乡亲们的吃饭问题。他也因此于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见。

  3年前,已过耄耋之年的他不肯相信“留在农村赚不到钱”的观念,坚持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孙子,三代人一起养猪再“创业”。“我八十岁创业养猪,就是为了让村民们看看。”近日,正在养猪场清洗猪舍的许定书告诉记者:“靠劳动来致富,啥时候都不晚!”

  “只要肯劳动,谁说留在农村赚不到钱?”

  嘉平镇位于江津南部山区,人多地少。这些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许定书自己的儿子、孙子也相继外出打工。渐渐地,村里有了“留在农村赚不到钱”的说法。

  “只要肯劳动,谁说留在农村赚不到钱?”在农村劳动了一辈子的许定书决定在农村带头创业,来证明农村仍然有发展潜力。

  要创业就得选好项目。许定书到合江、綦江以及江津的其他乡镇进行了考察。在西湖镇西泉村,他发现当地一户养猪户用现代方法养猪,效益不错。

  2011年底,许定书把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大孙子全叫回家。到西湖镇去考察了三次后,大家都觉得项目不错。

  2012年2月,一个投入60多万元,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场正式办起来了。

  一年可出栏上千头

  养猪是个苦活路。猪圈又脏又臭,清洁一圈猪舍全身要臭上一天;到了母猪产崽时,孙子许成一晚上要起来查看两三次,生怕小猪崽有个闪失。

  辛苦还不算,老许家第一批生猪出栏时正是2012年年底,恰逢全国生猪价格下滑,当年,老许家没赚到钱。

  “当时有人出过往饲料里添加点‘东西’的主意,说那样猪儿长得快、品质好。”孙子许成坦言自己曾经动过心,但许定书知道后,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接手了“监管”饲料的活路。此后,每次买来的猪饲料,老许都要一一验过,才准送进猪圈。

  其实,为了省钱,老许也费了不少心思。比如,建猪场的彩钢瓦都是他亲自跑到二手交易市场去买的二手货,价格比买新的要节省1/3;前两年猪价低迷,为节约杀猪的工钱,他让孙子自己学技术。

  尽管自家如此俭省,但他却大方地把猪场配套修建的沼气池产生的有机肥无偿提供给村民们用,不少村民甚至从沼气池接了管道,将沼液、沼渣直接送达田间地头。如今,月沱村约一半耕地用了许家的有机肥。不仅如此,许家的沼气池还为周边的20多户邻居提供了燃料。

  如今,老许家的养猪场常年存栏生猪已达200多头,一年可出栏上千头。今年一季度猪价回升,这也让他有了更大的梦想:“猪场赚了钱,规模扩大了,就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干了!”

    标签: 孙子 江津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