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开州区大进镇紫金村村民郭用安的养牛场,进门便听见切草机的轰鸣声,饲养员正在为牛准备“晚饭”。60头健硕的肉牛盯着圈舍外鲜嫩的草料,时不时地哞叫一声。
大学毕业返乡养牛
2012年,郭用安从西南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毕业,本来找一份好工作不难,可他却选择投身养殖行业,身边的朋友都感到十分诧异。
“养殖行业风险大,弄不好血本无归。”“这行投资大,利润未必有保障哟。”郭用安知道朋友们说的在理,可他却想试一试。
“我选择养牛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郭用安说,牛肉市场缺口大,价格也不低,加上自己学过相关知识,技术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郭用安将创业的想法告诉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得到了大力支持,父母把打工多年积攒的20多万元交给他,用作启动资金。
2012年9月,郭用安投资200万元,在大进镇紫金村1组的半山坡上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走上了养殖肉牛的道路。
科学养牛增加效益
据郭用安介绍,养牛场目前饲养的牛叫“西门塔尔牛”,是一个常见的肉牛品种,他们一直坚持用草喂食,60头牛每天要消耗1吨多的草料。
养牛场隔三差五就要拉回来满满一车草料,主要有皇竹草、玉米秆等。郭用安说,他们主要用这两种草料喂牛,再辅以少量的酒糟,饲养员每天将新鲜草料打碎,与全价饲料拌匀后再喂,这样能保证牛的营养和对草料的消化吸收。
“部分养牛场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用酒糟作为主料,这样牛会经常拉肚子,容易滋生各种疾病。”郭用安说,用草喂出的牛肉质紧实、口感好,品质能够得到保障。
养牛场每天产生的粪便也没有浪费,今年郭用安又新建了牛粪堆积池,让牛粪慢慢发酵成为初级肥料,价格便宜,周边几家葛根、蔬菜种植大户所需的肥料都由他提供。
“目前这批牛预计年底就能出栏,等卖完牛有了资金,我决定把规模扩大到120头。”郭用安说,除了扩大养殖规模外,他还计划引进牛肉加工技术,自主进行屠宰分割,直接做成商品肉,打造从肉牛养殖到加工的“链式服务”。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郭用安的养牛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村民卖草料有了新的收入来源,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车子直接开到田边上,砍完玉米秆就装上车,我们不用出一分钱运费。”村民陈元芬说,以前她家两亩地每年能产1000斤玉米,行情好的时候能卖近1000元。自从卖玉米秆以后,利润直接翻了一番,有一年玉米秆长势特别好,她卖了近3000元。
除了收购玉米秆外,郭用安还给村民派发种子,发动村民种植皇竹草,再卖到养牛场。
村民郭连芳种了10多亩皇竹草,由于是第一年种植,预计只能卖10000元,“前几年种庄稼,每年最多挣个6000元,现在种皇竹草,不仅轻松很多,效益也好多了。”
郭用安说,玉米秆、皇竹草每吨的收购价格在300—400元,村民打的野草也用相同价格收购,养牛场每年的人工费和草料费加起来需要30多万元。
“现在最恼火的是通往养牛场的1公里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摩托车都难走。”郭用安说,今后他要把路修一修,不仅方便自己运输,也方便村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