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有奇招!养竹鼠获9项国家专利 一年几百万不是事

时间:2023-11-21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致富有奇招!养竹鼠获9项国家专利 一年几百万不是事

  说起农民,很多人脑海中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但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不少农民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一项项专业技能,成为了所在领域的技术达人。在重庆铜梁区就有这样一位农民,虽然只是初中毕业,却拥有9项技术专利,仅仅几年间就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竹鼠野生放养获得成功 市场价格翻番上涨

  央视财经记者在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4组见到养殖户佐琳的时候,她正在观察自己饲养的竹鼠健不健康。

  重庆市铜梁区文曲村4组村民佐琳:总的加上和建房一起,投资差不多接近5万元。

  一个月前,27岁的佐琳从当地竹鼠养殖带头人刘勇那里购买了20对竹鼠,养殖竹鼠也成了她的新职业,她期盼未来5年,这些竹鼠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可观的财富。

  佐琳:我觉得投资5万元,肯定到时候有20万,接近30万左右。

  在文曲村,想靠竹鼠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村支书周在春也买了20对竹鼠。

  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支书周在春:现在一斤卖100多一斤,那这只竹鼠3斤左右,将近500元,8个月时间。

  在重庆,一只商品竹鼠8个月的饲养费大约只有40元,但长大后却价值四五百元,利润很是惊人。周在春告诉记者,其实重庆并不是竹鼠的主产区,以往由于缺乏技术,不少养殖户养殖竹鼠的死亡率高达60%—70%,有的养殖两三个月后死亡率甚至高达100%,所以竹鼠养殖在当地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但现在,村里一个名叫刘勇的农民通过8年研究,终于破解了在重庆地区养殖竹鼠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不光成功进行野外放养,而且他养的竹鼠不再“胆小如鼠”,基本不用遮光,甚至现场切割竹子发出巨大的声音、和竹鼠做各种游戏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

  眼下刘勇每年竹鼠的销售额高达200万元,当地人都叫他竹鼠大王。竹鼠大王刘勇告诉央视财经记者,他已经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的9项竹鼠养殖技术专利,另外还有4项专利在授权过程中,他认为,这些专利未来将会给他带来滚滚的财富,每年几百万专利费应该是可以拿到的。那么,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又是怎么完成身份的转变、一步步走上致富的道路呢?

  这些专利不仅是8年来辛勤钻研的成果,更是无奈之中被逼出来的。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竹鼠养殖场头一次见到了竹鼠。

  刘勇:把饼干肉、牛肉干很香的那些,麻辣我都带起,没让养殖场老板知道,和竹子同时丢在一起,第二天早上一看,什么都不吃,就把甘蔗和竹子吃了。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是好东西,它吃的那么干净,第一好吃,第二吃了对人身体好。

  刘勇查阅资料后发现:竹鼠肉不仅肉质细腻、鲜美可口,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也有竹鼠肉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解毒的记载。2000年,国内一些竹鼠品种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0年,刘勇花费50万元在广东购买了400对竹鼠带回重庆老家饲养,但没想到的是,大批竹鼠出现拉稀的现象,然后不断死亡,心急之下,刘勇开始向各地的养殖户求救,结果没人告诉他原因。

  四处碰壁后,性格倔强的刘勇下定决心:竹鼠一定要养,既然找不出原因,那就只能靠自己来研究出全套竹鼠养殖技术。为了弄清竹鼠为什么拉稀死亡的秘密,刘勇每天和竹鼠吃住在一起,观察竹鼠的行为举止和习性特点,最后分析的结论是:竹鼠拉稀和肠道感染有关,很大可能是喂食的玉米秆有问题。

  原来由于竹子供应不上,刘勇曾经用一部分玉米秆来代替竹鼠必须的粗纤维,没想到,就是这些玉米秆造成了竹鼠的死亡。

  刘勇:玉米秆,每家农户他都要打一道农药,吃了玉米秆之后,竹鼠一天一天的毛色要变,然后它的消化也不好,就开始逐渐拉稀。

  当拉稀死亡的原因最终找到后,400对竹鼠已经死亡60%以上。此时更大的灾难又接踵而来。这次出现的问题让刘勇更加紧张。竹鼠凭着坚硬、坚固的牙齿,喜爱啃食竹子,因此才被称为竹鼠,但养殖过程中,大批竹鼠赖以生存的、坚硬的牙齿,竟然莫名其妙的全都掉了下来。竹鼠要是没有牙齿,就没办法生存了。

  就这样,刘勇第一批购买的400对竹鼠,在经历拉稀和掉牙两大病情后全部死亡。村民的议论和家人的不理解也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刘勇依旧看好竹鼠养殖,最后他说服家人,用家中最后的存款50万元再次购买了400对竹鼠,并又一次把竹鼠分离饲养,喂上不同的饲料,很快,死亡原因就找到了,原来是喂食的甘蔗糖分太大导致竹鼠掉牙。

  最终,刘勇前后两批购买的800对竹鼠,死亡了700对,只成活了100对。难过归难过,刘勇还是抱有希望,又向银行贷款43万,第三次购买了400对竹鼠,这次购买的竹鼠只死亡了4对。

  2013年,刘勇又开始新的挑战。当时,国内室内养殖竹鼠为了保证成活率,流行的做法是夏天热的时候用空调降温,冬天冷的时候会用火炉来升温,但这样做,养殖成本非常高。刘勇不断分析后终于发现了背后的秘密。现在他饲养的竹鼠,夏天不用吹空调,冬天不用炉子取暖,生长速度也不受影响,但问起其中的诀窍,刘勇说坚决不能讲。

  随着经验一点一滴的积累,刘勇养殖竹鼠开始顺风顺水,竹鼠繁育到了3000多只。但2013年下半年,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几只人工饲养的竹鼠逃出了养殖场,1年后,刘勇在野外发现了它们的洞穴,抓到这些逃跑1年的竹鼠后,刘勇发现它们的体质比人工饲养的更健康,甚至还生了一窝小竹鼠。

  人工饲养的竹鼠如果实现野外生存,肉质提升,也意味着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刘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22.59+0.98%,诊股),但2014年国内还没有人能做到竹鼠的野外养殖。经过半年的研究,刘勇先建设了这个野外圈养场,人工养殖的竹鼠在这里过渡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更加自然的野外放养。

  野外放养最大的难题就是要防止竹鼠打洞逃跑,为此,刘勇先让竹鼠在小范围内挖洞,然后自己再把这些洞挖开进行研究,根据掌握的数据,最终设计出这种钢板隔离墙。

  刘勇:也是我们的专利,虽然看起来是简单。我们为了防竹鼠逃跑,下面倒了两米多深的混凝土。我们了解竹鼠的生活习性,打洞最深不过六七十厘米,我们又怕有个别的太厉害了,所以打2米深。还有其它措施,这个就不讲了,不讲。

  由于野外圈养的竹鼠逐渐适应了野外生活,因此野外放养也进行的也很顺利,半野生的竹鼠也给刘勇带来了惊喜,人工圈养的竹鼠每斤价格在70元左右,但野外放养半年的竹鼠由于只吃地下的竹根和地上的竹竿,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运动量非常大,因此宰杀后几乎看不到脂肪、瘦肉多,口感好,很快就受到市场的追捧,每斤价格翻了一倍多,即使卖到158元也供不应求。

  其实,从养殖竹鼠第一天起,刘勇心里就有一个梦想: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竹鼠大王。因此8年的时间里,他观察了上千个竹鼠洞,日夜研究竹鼠野外生活习性,不断攻克新的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拿到了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一项发明专利已经授权,还有3项已经受理,正在授权过程中。

  小小竹鼠带动村民致富饲料成保密配方

  掌握了全套竹鼠养殖技术、拿到一系列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后,刘勇觉得竹鼠应该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于是他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他开始在全国各地发展养殖户,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竹鼠养殖,一同发家致富。

  在文曲村6组,60岁的兰兴碧家里非常贫困,女儿、孙子都是精神病人,女婿也因为腰椎滑脱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也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但如今兰兴碧看到了未来的生活希望,因为刘勇借给她20对竹鼠,希望她能靠养殖竹鼠摆脱贫困,这20对竹鼠寄托了兰兴碧所有的希望。

  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6组村民兰兴碧:我算过,准备3年之后把外面借的账,还有竹鼠钱,可能有八九万,基本上能还清。

  兰兴碧告诉央视财经记者,竹鼠养殖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刘勇也会经常免费指点她,所以她养的竹鼠一只都没有死。如今,刘勇已经发展了广西、湖南、湖北、陕西、重庆几十个农户饲养竹鼠,成活率在95%到100%之间,由于产崽量高、成活率高、财富增长快,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参观、考察、谈加盟。

  由于加盟的养殖户遍布多个省份,存在气候环境的差异,因此,刘勇又研发出这种特殊的竹鼠饲料,吃了这种饲料,可以保证各省养殖户的竹鼠顺利生长、繁殖,大幅降低死亡率。

  刘勇:这里面有几十种原料,但是没有任何激素,你放心。现在像江西、福建、广西,都在我这里进料去喂。他们的成本就更高,因为运费都是一块八一公斤,但是他们也愿意,因为他们配不出这个料。拿过去他们心里踏实。这个配方是保密的,我的养殖户保成活率就必须靠我的料。

  刘勇告诉央视财经记者,由于申请国家专利必须要公布饲料所有的成份配方,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这种竹鼠饲料他没有去申请专利。

  刘勇:我们模拟野外放养的竹鼠,它的皮下脂肪极低,基本上没有,肉和皮不分离。室内圈养的,它的脂肪最少有五六个毫米厚,把它宰过后,皮子和肉就分开了,因为脂肪太厚了,它就不会这么紧实。

  重庆拥有3000多万人口,根据预测,每年要100万只竹鼠才能基本满足当地餐饮业的需求,但要形成每年100万只的供应量,就需要当地养殖竹鼠的数量达到35万只。

  在重庆铜梁,刘勇虽然是当地最大的养殖户,但目前也只拥有5000多只竹鼠,这两年发展的附近农户只拥有8000到10000只,不超过15000只的种群数量很难对市场形成持续的供应,因此,不断传授经验,把更多的农户发展成为职业竹鼠养殖户,就成了刘勇最大的心愿。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记者也看到附近和外地农户不断咨询加盟的事情,未来他们还希望进军北方市场。

  重庆市铜梁区骏豪竹鼠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刘林:北方地区竹鼠是不能生存的,但是竹鼠又好吃。如果那边的市场打开的话,那真是不可想象的,那个市场。

  采访时,刘勇所在的侣俸镇1212也组织了各村村干部前来参观。侣俸镇副镇长告诉记者,如何加快引导更多农户转变职业,成为有发展前景职业竹鼠养殖户,成为新型职业化农民,这对当地的发展很重要。

  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副镇长邹宽田:上半年出台了发展竹鼠养殖的文件政策,鼓励我们全镇的19个村,凡是有意向性的群众都到这里来学习,发展竹鼠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半小时观察:“土专家”多多益善

  要致富靠技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农民致富坚实的保障。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不再单纯依靠农技部门的技术传授,而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实践探索出一项项新技术,这些技术来自基层、来自田间地头,往往更实用,更受农民欢迎。我们希望各地农村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土专家”,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标签: 养殖 铜梁 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