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黄秋葵俗称洋茄,作为具有保健功效的特菜开发种植,受到了广大农户的青睐。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本文为大家总结了黄秋葵主要害虫棉大卷叶螟、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黄秋葵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1、棉大卷叶螟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 mm,翅展22~30 mm,全体黄白色,有闪光。前后翅外缘线、亚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均为褐色波状纹,前翅中央接近前缘处有似“OR”形褐斑纹,在R纹下有中线1段,雄蛾腹末节基部有1条黑色横纹。卵椭圆形,略扁,长约0.12 mm,宽约0.09 mm,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绿色,孵化前为灰白色。幼虫体长约25 mm,头扁平,赤褐色,并有不规则的深紫色斑点,胸腹部青绿色或淡绿色,前胸硬皮板为褐色,胸足黑色,背线暗绿色,气门线稍淡,除前胸及腹部末节外,每体节两侧各有毛片5个,腹足趾钩多序,外侧缺环。雌蛹长约14 mm,雄蛹长约13 mm,体棕红色,第4腹节气门特大,第5~7节各节前缘1/3处有明显的环状隆起脊,第5~6腹节腹面有腹足遗迹1对,臀棘末端有钩刺4对,中央1对最长,两侧各对依次逐渐短小。

1.2 发生特点

棉大卷叶螟为建阳市新见蔬菜害虫,据实地调查和屋面饲养观察,在建阳市1年发生5代。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化蛹,在木槿、木芙蓉、扶桑、冬寒菜等寄主植物上完成第1代,6月上中旬第2代出现并开始转入黄秋葵为害。7月中下旬第3代出现,为害加重,8月上中旬第4代、9月中旬第5代的种群数量最大,因而8—9月是棉大卷叶螟的为害盛期。成虫白天隐蔽在叶背面或杂草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植株上部叶片背面,叶脉边缘最多。幼虫喜食黄秋葵完全展开的嫩叶,初孵幼虫聚集在叶背面取食为害,仅吃叶肉,留下表皮,不卷叶,3龄后分散,吐丝卷叶成喇叭状,隐藏于卷叶内取食为害,虫口密度高时,同一卷叶里会有1头高龄幼虫与数头低龄幼虫共同取食。幼虫具转叶为害习性,1片卷叶未吃完,常会迁移到另一叶片上重新卷叶为害。虫龄6龄,老熟幼虫在老叶上卷叶化蛹。通常夏秋季多雨年份棉大卷叶螟发生偏多,靠近村庄、园林苗圃、茂密徒长的黄秋葵受害偏重。

1.3 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黄秋葵植株下部老叶,清洁畦面,以利通风透光,破坏成虫藏匿场所,减少成虫产卵量。虫口密度低时,采用人工摘除卷叶集中销毁,或直接捏死卷叶内的幼虫和蛹。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可利用该杀虫灯进行测报,指导防治。虫口密度高时,应抓住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尚未卷叶时进行防治。可选用5%甲维盐8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秋葵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2、斜纹夜蛾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 mm,翅展37~42 mm,前翅中部有明显的白带,由内横线的前缘延伸到横线2/3处为止,白带中还有3道褐色斜纹。卵扁平,半球形,直径0.4~0.5 mm,数十粒到数百粒3~4层不规则重叠排列成卵块,表面覆盖棕黄色绒毛,卵面有纵棱和横脊,初产时黄白色,后变灰黄色,将要孵化时呈紫黑色。幼虫共6龄,体色变化较大,发生少时为淡灰绿色,大发生时为黑褐色及暗绿色,老熟幼虫体长38~50 mm。蛹长15~20 mm,赤褐至暗褐色,第4~7腹节背面及第5~7节腹面近前缘密布圆形刻点,气门黑褐色,呈椭圆形隆起,腹部末端有1对强大弯曲的粗刺。

2.2 发生特点

斜纹夜蛾是建阳市蔬菜的多发害虫,在建阳市1年发生5代。多以蛹在根部附近浅层表土或枯枝落叶下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各代发生时期:第1代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代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第5代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一般年份第1、第2代发生较轻,第3代以后加重,第4、第5代发生最严重。成虫黄昏开始活动,20∶00—24∶00极盛,有趋光性,羽化后,当日就交配,次日产卵,卵产于植株下中部叶片背面,主要集中于叶脉交叉处。幼虫有假死性,2龄后转移分散危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8—9月间危害最为严重,当食料不足时有成群迁移的习性。

2.3 防治方法

冬翻土壤,上水漫灌,消灭越冬蛹。人工摘除卵块,捕捉幼虫,降低虫口密度。及时摘除下部老叶,清洁畦面,减少藏匿场所。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并利用该灯进行测报,指导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初孵期至3龄前用药,防治高龄幼虫、成虫则最好傍晚后喷药。农药可使用3.2%阿维·高氯800倍液,或5%甲维盐5 000倍液喷雾防治。

    标签: 黄秋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