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朝天椒的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病毒病问题。该病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时甚至能够达到90%,甚至导致朝天椒绝收,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朝天椒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农户们参考。

朝天椒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主要症状:

朝天椒病毒病田间典型症状主要有两种:一是心叶枯死,田间症状表现为叶片或果实初期出现褐色斑,后期发展为坏死斑,心叶枯死.造成顶枯;二是茎上有浓绿短条斑,落叶、落花、落果。经鉴定.第一种症状的病株由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危害所致;第二种症状的病株为辣椒脉斑驳病毒(PVNV)侵染危害所致。

发病特点:

①传播途径:一是由介体传播。主要以田间的各种蚜虫、螨类等为介体传播病毒。其中以有翅蚜的传播最广。它们的发生量与迁飞期可以直接影响辣椒病毒病流行的范围、程度和时间。二是由非介体传播.即通过种子和病残体带毒传播。另外,接触传染也是一种非介体传播方式,即生产、移栽、整枝、中耕、除草等农事操作给植株造成微伤口,病毒就通过这些微伤口侵染植株。

②环境、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调查,露地栽培、移栽早的椒地发病重;土质差、未浇水的椒地发病重。同时,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有利于病毒病发生。此外,椒农进行农事操作时,易造成人为传毒;椒农自己留种参差不齐,造成种子带毒率高,有利于发病。

朝天椒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技术:

①播前进行种子消毒:椒农留种应选取不发病植株、且形状好的果实留种。在播种前一定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可用45~50℃热水浸种20分钟,然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进行多次清水冲洗后催芽,提高发芽率,同时可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②防虫网室育苗。搭建防虫网棚,并在棚内建育苗床。当苗床上苗长至4片真叶时,移栽到棚内营养钵进行管理。当钵内苗长到9片真叶时,可移到大田栽培。

③合理密植。据调查,椒农每亩习惯种植1200株以上,植株开花结果时,行间过密,不利于施肥和采摘,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同时易造成蚜虫和农事操作时病毒传播。实践证明,朝天椒一般种植密度以每亩700~800株为宜。

④田间栽培管理。一是选择排灌设施良好、土质肥沃的非茄科作物连作。在生产上实行三樱椒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可有效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二是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且忌偏施氮肥,增加有机液肥和生物肥的应用。如在生长初期喷施奥普尔有机矿化活性液肥500倍液或金田宝氨基酸有机复合液肥400倍液;在苗期和开花期喷施1%硫酸锌溶液2次。同时在各个生长期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如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6%胺鲜酯AS500倍液等均可有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理椒地、铲除田间杂草,对严重病株拔出销毁,并用肥皂水洗手。三是采用地膜和遮阳网,用黑色或银灰色地膜覆盖,其中银灰色地膜对蚜虫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同时栽培地覆盖45%~65%遮阳网,有利于植株生长,并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⑤化学防治。防治蚜虫、螨类等传播介体。从苗期开始,每隔15天喷施3%啶虫脒2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4.5%高效氯氢菊酯1500倍液等,均可迅速控制蚜虫;防治螨类可采用8%阿维哒螨灵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倍液等。喷药时叶片正、背面必需喷均匀;同时要对苗床和椒地四周杂草进行喷药。防止带毒传播介体田间传毒,加重病害发生。

发病初期化学防治。每天查看椒田,当椒田出现少量植株发病时,喷施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SIY7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SP800倍液或3、85%三氮唑核苷、铜、锌EW600倍液,在药剂中加入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连续喷施多次(隔10天喷1次),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扩散和蔓延。

    标签: 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