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小工、跑过运输、潦倒时还曾睡过大街……如今,36岁的汪其德是南江县“五郎”黄羊和“红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还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一步步走来,汪其德认为自己创业的动力源自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家乡政府和父老的帮助。如今,他的心愿,就是带领更多的家乡人发家致富。
不忘桑梓 回乡当“羊倌”
南江县沙河镇五郎村,高寒偏远、交通不便,人均收入相对较低。1997年,高中毕业的汪其德随外出务工的大军,到北京搞建筑。刚开始他只是做小工,工作辛苦繁杂不说,每个月工资也就两三百元钱。当时,运输业在福建沿海等地十分火热。次年,他便借钱买了一辆货车,跑起了运输,年收入上万元。2000年,汪其德重新涉足建筑业,这次他是与人合伙在西安承包工程,自此事业蒸蒸日上。几年时间,他积累了近400万元的财富。
汪其德是个家乡情怀很重的人,在外闯荡多年,尽管物质上越来越丰富,但对“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这句话的体会却愈发深刻。2004年,汪其德接到家乡政府一封《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后,决定回乡创业。这一年,他在家乡五郎村投资60万元,办起南江黄羊养殖场,一年就赚了8万元。
反哺家乡 成为致富“领头羊”
经过两年实践,汪其德认为养羊致富这条路走得通,便打算发动周边老百姓一起养羊。
起初,习惯了种地的老百姓,对养羊能否成功心存顾忌,任由汪其德怎么劝说也不答应养羊,有些人甚至怪他养羊破坏山林、草地。此外,还有一些老百姓家里贫困,拿不出余钱购买小羊。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2006年,汪其德组织成立南江县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及周边125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养殖南江黄羊。
“只要愿意养羊,合作社不仅有技术援助,还对他们实行‘借羊还羊’的模式予以扶持。”汪其德说,所谓“借羊还羊”,就是将能繁殖的母羊称重后,借给困难农户,母羊生产的羔羊归农户,农户还母羊时就以借时的等重量还给合作社,超出重量部分则按市场价格补给农户现金。不少老百姓争相找汪其德要求入伙养羊。
几年来,先后发展养羊户200多户,饲养黄羊2万多只,养殖户人均年收入增加800元以上。村里原来有90多个贫困户,后来全都靠养羊脱贫致富,算上周边村,2500余名村民因此受益。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致富,2009年3月,汪其德又依托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联合周边红旗、五郎、中心等村235户农户组建红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近10000头,带动周边500余户养殖户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新的使命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汪其德被推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份家乡人民的认可,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南江籍民工在内蒙古遭遇欠薪,汪其德第一时间赶去相助……他说:“当人大代表很累,比当‘羊倌’、‘猪倌’难多了、累多了,但我觉得累也有价值。”
自当选后,汪其德将超过60%的精力放在了人大代表履职上,生意损失已不少。他说对他而言,少一些钱无所谓,重要的是好不容易有了替老百姓说话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才行。
新的打算 为家乡争取更多发展便利
“我这次上北京准备了一个建议,希望以后规划高铁线路时,能多照顾一下巴中这样的革命老区。”3月2日,汪其德出发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前表示,这次去开会,他打算利用一切机会争取“发声”,同时为家乡争取更多发展便利。
此外,为了带动更多家乡人致富,拓宽南江黄羊销售渠道,汪其德正在南江投资1.5亿元,建立南江黄羊产品加工厂,制作羊肉干、羊香肠、羊罐头、手撕羊肉等。待投产后,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将彻底解决销路问题。而凭借这一举措,他将带动南江黄羊年销量增加10万只,销售收入4000多万,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总之,我将竭尽所能带领家乡人民致富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