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充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20公里的东岱乡地处偏远,资源匮乏。近年来,该乡通过盘活撂荒地、发展家庭农场、成立专业合作社,搞特色种养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办家庭农场 种绿色蔬菜
10月8日一大早,王德阳就和妻子来到菜地,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新鲜的番茄、茄子等蔬菜(如图)。前一天,南充的客商已和他联系好,要来买一车蔬菜。上午8时,客商开着货车准时来到王德阳的菜地旁。王德阳将已装筐的蔬菜当着客商的面过秤,再一筐筐搬上车。8时30分,按事先约定好的收购价,客商把钱交到王德阳的手上。
王德阳是东岱乡八角亭村人,搞蔬菜种植已有8年,最初只是小打小闹,没挣到钱。2013年,东岱乡的干部到村里动员村民流转撂荒土地,王德阳流转了10多亩。2014年,王德阳扩大种植规模,又流转撂荒地140余亩,并在乡干部的帮助下,成立了“北园春”家庭农场。
“当时,撂荒地里杂草丛生,看着令人心痛。”王德阳说,他和妻子一锄锄开荒种菜。在夫妻俩的辛勤劳动下,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取代了杂草,夫妻俩的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今年的纯收入有望达到30万元。”王德阳说,发展家庭农场得到了东岱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乡干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种植技术、农耕器械、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支持。如今,“北园春”家庭农场常年聘用1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
“种植蔬菜用的都是农家肥,销路不成问题。”王德阳说,“每个商贩我最多只卖3筐菜,因为要买我的菜的商贩太多了。”
成立合作社 养放心香猪
除了种蔬菜,王德阳家还养了5头土黑香猪,卖相不好的蔬菜就拿来喂猪。“主要喂蔬菜和玉米等,不用任何添加剂。”王德阳说,在东岱乡,喂养土黑香猪的农户都坚守一个最基本原则———纯粮食喂养,不掺杂任何添加剂。
据介绍,去年,东岱乡干部多次到八角亭村调研,与村民探讨如何发展特色种养业。最终,决定在该村试点饲养肉嫩味香的土黑香猪。
“土黑香猪不以重量取胜,养殖时间相对较长,需8个月,最初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养。”八角亭村村委会主任庞成杰说,看到村里饲养的第一批土黑香猪卖了好价钱后,许多村民才加入进来,“生猪每公斤30元左右,猪肉每公斤在50元左右,因肉质好、不油腻,很受欢迎。”
庞成杰介绍,该村有83户村民饲养土黑香猪,“猪还没有长大,村里就已接到40多笔订单,销路不成问题。”
今年4月,八角亭村成立了东岱太堡土黑香猪专业合作社,下设财务、技术、防疫、销售、监管5个专门小组,为社员提供生猪收购、销售、养殖技术咨询等服务。
“为保证土黑香猪的品质,树立品牌,每月不定期检查一次,看是否有社员给猪喂添加剂。”庞成杰说,一旦查出有人在猪食中加入添加剂,立即取消其社员资格,“合作社给予每头小猪的380元补贴也将被追回。”
如今,想要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东岱乡计划将八角亭村周边的几个村连片打造成土黑香猪养殖基地。“还计划安装监控系统,可适时察看土黑香猪的喂养实况,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猪肉。”该乡党委书记罗云标说。
盘活撂荒地 实现共赢
目前,东岱乡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有16户、专业合作社5个、生猪养殖大户5户,流转撂荒地2000余亩,80%的撂荒地被盘活。如今,该乡已形成以蚕桑、生猪、獭兔、蔬菜等为主的优势产业。
为服务好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确保村民脱贫致富,该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发展家庭农场、解决土地撂荒的成绩列入乡村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积极引导“有能力、有资金”的农民成立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业,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罗云标告诉记者,东岱乡将继续推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模式,做好产业培育工作,计划新增家庭农场5户,种植土豆500亩。同时,大力发展东岱土鸡蛋和土黑香猪产业,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效益。除此之外,还将以村为单位,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建立分红机制,既盘活撂荒土地,又让群众业主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