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男子两度回乡闯出种菌路 带领村民一同致富

时间:2022-11-26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巴中男子两度回乡闯出种菌路 带领村民一同致富

王茂全给员工开会(右)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这是种菌人王茂全致富过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王茂全用近14年青春建立壮大了他的菌场,事业稍有成就后,他也未曾忘记村民与社会的帮助,利用创新的种植模式带着村民一同致富。

  立志种菌脱贫 创业途中几经波折

  王茂全,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人,1996年,王茂全高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踏上打工路,立志要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便跟随亲友一同到了浙江,在一家菌场工作。经过五年的学习,俨然成为了一名菌类种植好手。2001年,王茂全回家搞起了菌场,但却遇到了资金有限,投产规模小,产生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2003年,王茂全感觉到已无法挽回局面,就此放弃了菌场。

  随后,王茂全到了山西大同,开始追逐煤矿“黑金”,恰巧时值煤矿的“黄金时期”,王茂全利用先前剩余的资金,在煤矿上搞起了运输。到2008年,王茂全的家产已有数百万。此时,煤矿行业出现波动,王茂全未曾忘记曾经的菌场,毅然回乡准备重新种菌。

  重返菌场 资金困难之际受益于优惠政策

  2010年8月,王茂全菌场的规模初现,效益随之跟着好了起来。2011年,王茂全决定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于是投资了160余万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起菌场120亩,开始有声有色地做了起来。

  “菌场扩大规模后,菌场缺少专业的种菌技术人员,我们就到浙江聘请了专业人员。谁也没有想到,第一年菌场中的菌袋出现问题,投产菌类颗粒无收,投入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当时我努力表现得很平静,但内心极其难受。面对这些无法挽回的损失,我必须一力承担所有后果,要想办法保证来年恢复生产正常。没钱怎么办?只有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时恰巧遇上国家有创业贷款的项目,贷款可以获得优惠,我就向银行进行了申请,获得贷款后,菌场再次步入正轨。”王茂全对巴中新闻网记者说。

  创新种植模式 带领30多户村民致富脱贫

  2014年,结合全国的经济形势,王茂全在川农大教授的指导下,走遍全国考察农业项目,并将优秀农业发展模式带回了家乡曾口,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模式。

  “菌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同时还有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因为产品有市场,周围的村民纷纷到菌场取经。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户在种菌,公司负责指导村民的种菌技术,村民种出来菌类,自己全权负责销售。这种模式既可以带着家乡人民创业致富,更能让大家感受到快乐。”王茂全说。

  此外,王茂全从2011年建立起新的菌场后,便开始雇佣村内的残疾人员与留守劳动力,方便他们就近上班,同时照顾好家庭。

  目前,在王茂全菌场的固定工人有30余人,王茂全还为他们买了两险。菌场生产时间是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底,这期间大概需要100多人左右,这些劳动力均来自菌场周围的住户。“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茂全说。

    标签: 村民 菌类 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