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红在整理农作物。
今年37岁的李利红家住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7组。29年前,因一场车祸使她失去了右腿,可是她身残志坚,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曾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残运会和四川省残运会并获得金、银牌。
1994年至2006年,李利红自主创业,曾先后经营衣服缝制、服装销售和小食店等生意。2006年至2014年,她通过勤奋学习,成为一家旅游公司的分公司经理。2014年,李利红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搞种植业,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成为当地闻名的种植能手。
情系故里 返乡创业
由于车祸被截肢的经历,李利红从小就养成了乐观、好强的品格。许多单位不愿意雇佣身体残疾的李利红,经亲戚介绍她到山西打工,学做缝纫,打衣服,卖衣服。几年后又经朋友介绍去了陕西、湖南从事旅游工作,没想到背井离乡这一走就是10多年。“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但回到家乡又能做点什么呢?”李利红一度很迷茫,“在外面跑的这些年,多少也算增长了一点知识、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本钱。不让自己因为残疾成为社会负担,这是我最大的梦想。”
2014年底,在网上看到家乡彭山被列为全国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消息,李利红认为这是回乡创业实现梦想的重大机遇。在经过夫妻协商以及深思熟虑后,她决定只身回乡搞种植业,丈夫继续留在旅游公司工作。通过外出考察,李利红投资30余万元在公义镇流转土地70亩,创办了以种植现代果蔬为主的“笑语倚竹园”,分别种植雷竹40亩、芦笋15亩和优质柑橘“春见”10亩,并在第一年的雷竹与芦笋之间套种了芝麻,踏上了在家乡的自主创业路。
面临挑战 负重前行
为了将种植基地尽快建起来,李利红每天一大早就从观音镇来到园区种植地,和工人们一起辛苦劳作。一个用左脚在田间跳来跳去的女人,让大家都相信她的坚强一定能为种植园带来好运。
“起步时太着急了,遇到了不少挫折。”李利红说。2014年底,她把目光瞄准了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说干就干,她很快联系相关部门承包土地,考察了当地的土质情况和园区规划发展情况,还参加了当地政府部门主办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同时不断向有经验农户请教,最后决定种植比较有前景的雷竹、芦笋、春见。
李利红笑着说:“这个种植园开销特别大,工人工资、土地租金、树苗种植等,后来只能向银行贷款,银行有妇女小额贷款的政策,享受贴息补息,优惠政策让我解了燃眉之急。”虽然暂时的困难解决了,新的困难又出来了,面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需要修建道路、工作间等问题,依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种植园要在3年后才能投产,她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只能负重前行。
政策扶持 创业有成
“深化农村改革的相关政策解决了李利红的后顾之忧。”彭山区深化农村改革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像她这样的新型农业业主正好符合农村改革政策扶持和鼓励的对象,其建设道路和沟渠,可以采取政府投入财政资金解决,待其产业产出后每年按投入总额的1%进行返还,作为基础设施维护基金和地方集体经济收入。相关工作人员还通过协调区就业局,及时为她落实了8万元的创业基金贴息贷款指标,成功解决了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的问题。
“有了政府的关心和政策支持,我坚定信心放心创业。”李利红说,雷竹笋和芦笋都是高端蔬菜,市场上的走势和价格也很好,预计两年后每年每亩就可以收入1.5万元左右。在谈起对今后生活的规划时,李利红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将这片种植园做大做强,争取3到5年,将种植园规模扩大一倍,然后开办农家乐以及旅游农业项目开发,把这里打造成最有特色的观光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