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莴苣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长叶莴苣又称油麦菜,是菊科一二年生蔬菜,由于投资少,栽培技术简单,口感好,在商丘市需求量较大,近几年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加上在保护地栽培,在商丘市可以一年四季生产,一年可种八九茬,效益较高。但是由于连年种植,霜霉病危害加重,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整株腐烂,严重影响长叶莴苣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把长叶莴苣霜霉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长叶莴苣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病原状况

病原为真菌,中文名:莴苣盘梗霉,属鞭毛菌亚门。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6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叉状对称分枝、4-6次,长度216-536微米,主干和分枝呈锐角,孢囊梗顶端分枝扩展成小碟状,大小3.0-5.0微米,边缘长出3-5条小短梗,大小2.5-3.75×0.75-1.75微米,每一小柄长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单胞,无色,卵形或椭圆形,无乳状突起,大小14.28-19.9×14.28-25.7微米。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

二、危害症状

长叶莴苣霜霉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浅黄色近圆型或多角型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长出白霉。有时会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联成一片导致全叶干枯,甚至整株腐烂。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黄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扩大,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片背面生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梗)。本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叶片枯萎。

长叶莴苣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三、病害发生规律

长叶莴苣的病原菌为莴苣盘梗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北方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越冬莴苣上越冬,也有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出孢子囊,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接触寄主膊,主要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可反复侵染,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经常大水漫灌、偏施氮肥植株徒长、夜间结露时间长或连阴雨天发病严重。

病菌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潜伏在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通过雨水反溅、气流及昆虫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侵染后出现病斑,在受害的部位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1~19℃;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5~17℃,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5天。

莴苣霜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季10~11月。在武汉地区,每年4月和11月发病较多。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日夜温差大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选择浇灌方便、土壤深厚的沙壤土地块栽培。

2.轮作与非菊科蔬菜茬口的地块轮作,收获后将病残体彻底清除田间或棚内,以减少菌源。

3.加强栽培防病,采用高垄、高畦或地膜覆盖栽培,适当稀植,小水勤浇或膜下暗灌,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施足底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播种前用0.2%-0.3%多菌灵拌种,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控制病情,减少损失。常用的药剂有72%霜脲锰锌500-600倍, 50%醚菌酯干悬浮剂2000-3000倍,50%唏酰吗啉600-800倍加70%代森锰锌500倍,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 1000倍加70%代森锰锌500倍,64%恶霜锰锌500倍。田间发病较重时可用几种杀菌剂混合使用以提高效果,如66.8%丙森异丙菌胺600倍,57%唏酰丙森锌200倍,84.51%霜霉威、乙磷酸盐600倍,76%丙森霜脲氰等药剂,一种或两种混合施用,5-7天一遍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标签: 莴苣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