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天麻采取林下种植,在仿野生环境中生长
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工作人员正在田间指导工作
昭通天麻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昭通天麻价格的一次下跌,给当地从业者们敲响了警钟。外地天麻“入侵”、本地深加工技术和基础研究薄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都是制约天麻产业发展的问题。
昭通天麻与同为云南省重点生物产业的文山三七相比,在技术革新、制度建设、产业化进程等方面,犹如一个“后进生”,多个方面建设均滞后。
昭通天麻:“后进生”的产业化之路
在刚过去的2013年,昭通天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3万亩。这与2011年相比,增幅达130.43%,总产值从不足10亿元增至70多亿元。
天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不管是在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在麻农、商人眼里,昭通天麻与同为云南省重点生物产业的文山三七相比,在技术革新、制度建设、产业化进程等方面,犹如一个“后进生”,多个方面建设均滞后。
虽然在兴建产业示范基地、加工基地、扩大规模推广天麻种植面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后进生”还需要多加努力,完善产业、监管等体系。
昭通天麻为何跌价
传统加工方式导致天麻含硫量超标,作为“名贵礼品”受中央政策影响而销量下降。
2013年,昭通天麻的发展有喜有忧。喜的是:昭通市在8个天麻种植县区有效流转林地2万余亩,“高起点、高标准”地打造了2万亩市、县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昭通天麻50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3.2万亩以上,累计达5.3万亩以上,种植产值达31.8亿元,加工产值突破47亿元,总产值达78.8亿元。
忧的是:昭通天麻价格多年高涨之后,出现下跌。
近年来,天麻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昭通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就连往年并不人工种植天麻的大关县,也于2012年启动了天麻种植的标准示范基地。
2012年4月,昭通还专门成立了天麻专业机构——昭通市天麻特产局,以正处级别申报。天麻特产局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每年年底从种植县区抽人进行交叉考核,目的是“确保整个天麻产业有序推进”。
在大关县木杆镇,6户村民筹集资金300余万元,于2012年成立了“大关县金宝山乌天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500亩土地种植天麻。同时,该合作社还是天麻种植的标准示范基地,每亩享受600元补助。但由于天麻有性繁殖生长过程需要近3年、无性繁殖需1年,合作社所种植的天麻至今还未能收获。
由于是初次种植天麻,合作社的农民在种植技术方面并不成熟,天麻特产局的工作人员为此专门上门培训,从菌材的选择、大小粗细、如何安放,到种植地块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但是,从2013年下半年起,昭通天麻的价格开始出现下跌,农户们担心,若价格还是一直跌下去的话,待地里天麻丰收时,可能要亏本。
都市时报记者在昭通市天麻市场走访时了解到,昭通天麻的价格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确实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一家天麻特产店的店主介绍,以往价格在200元以上的乌天麻,目前价格下降到了170元左右;同一等级的天麻,2013年的价格比2012年降了30多元。
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基地建设科科长郭友刚介绍,天麻价格下跌的趋势已经停止,现在每市斤又上浮了5元左右。此前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昭通天麻长期采用传统干燥的方法(通过烧煤加温使天麻脱水,但煤炭含硫,在干燥过程中,煤炭中的硫导致天麻硫含量超标).近年来,由于食品、药品安全的检验力度加大了,一部分出售到外省的天麻因硫含量超标,被认定不合格,也是导致天麻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中央的“八项规定”。2013年,中央要求改进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作为名贵礼品的昭通天麻销量也受到一定影响。但郭友刚强调,虽然一部分昭通天麻价格确实跌了,但品质较好的天麻相对稀缺,其价格并未受到影响。“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增强其产业化进程,规范加工环节的技术要求,让天麻硫含量不再超标,发展天麻的深加工项目。”
识别不易“昭通天麻”难辨真伪
不管是在地摊上还是商铺中,都有省外天麻的踪影。包装上印着“昭通天麻”或“小草坝天麻”,普通人很难区分。
外省天麻的“入侵”,也是昭通天麻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早在五六年前,湖北、陕西等地的天麻就已经进入云南的市场。这些天麻也打出“昭通天麻”牌子,有的甚至以次充好,迷惑顾客。而一般消费者则难以区分各地的天麻品种。“外省天麻在昭通打着小草坝天麻的名义出售,在昆明又打着昭通天麻的名义销售。”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让云说。
“冒牌”天麻泛滥到了何种程度?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工作人员强调,由于昭通天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20元-30元/市斤的价格是很难买到本地天麻的。而在昭通天麻的传统种植区——彝良县,街边那些标价每市斤二三十元、纸盒上写着“小草坝”的天麻,多是从省外来的。
由于保存技术有改进,保存半年以上的天麻看起来也很新鲜。因此,不管是在地摊上还是商铺中,都有省外天麻的踪影。只是由于常人难以区分天麻的品种,又对天麻保存技术了解较少,因此“外省天麻冒充昭通天麻”的问题长期存在。
“天麻价格上涨时,外省天麻进来的就多,反之就少。”昭通一名天麻商人说。
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基地建设科科长郭友刚介绍,由于种植方式不同,在不同环境下种植出来的天麻,其营养成分含量差别也较大。“昭通天麻是在野生环境中实行林下种植,最大限度地保证天麻的高品质。而一些省外的天麻种植方法与昭通差异巨大,可以在蔬菜大棚里施肥,像种土豆那样种天麻。虽然看着个大饱满,但其天麻素含量以及各种营养成分都要比昭通天麻少得多。”由于普通人难以区分,因此省外天麻有了“以假乱真”的条件。
另一个原因,是促进天麻生长的萌发菌和密环菌技术攻克的时间较晚。彝良县麻窝经济林种植场的负责人王开俊对此深有体会。他1997年见种天麻利润可观,便开始小规模种植。那时,为天麻提供营养的萌发菌和密环菌研发技术一直没有攻破,为了保证天麻生长,两种菌基本都是去野外采集,产量和收入都不稳定。因此,各地种植规模均较小,产量也很有限。近几年来,两菌技术才得以攻破,大规模种植也才成为可能。
王开俊回忆,彝良县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大规模扶持天麻,始于2009年,那时天麻产业才有比较明显的起色。但在昭通天麻两菌技术攻克前,省外的天麻也已经实现了人工化种植。虽然其营养成分较低,但产量大、易种植,早已流入了昭通市场。
2007年8月21日,昭通天麻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2008年11月17日,昭通市天麻协会理事会形成决议,昭通天麻证明商标标识正式投入使用,昭通天麻进入了品牌时代。但是,由于一些店铺老板对商标的价值观念淡漠,缺乏长远的品牌意识。证明商标的宣传普及也不到位,致使很多人对昭通天麻的证明商标不太了解。
“我们的包装上没有那个证明商标,印的是‘昭通天麻’或‘小草坝天麻’,不懂行的人来买,也不计较这些。”昭通一位天麻专卖店的老板如是说。
基础研究滞后,资本“看多投少”
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持有资本的企业对昭通天麻关注的多,但真正投入的太少。
2011年,曾有媒体对昭通天麻产业发展进行过报道,反映基础研究滞后使得天麻产业的发展缓慢。
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持有资本的企业对昭通天麻关注的多,但真正投入的太少。而本地商人也因技术、政策方面的限制,而难以投资天麻深加工行业。
对于目前的状况,王开俊也感触颇多。在他的记忆中,他种植的天麻只有在2004年和2013年下半年时市场价格出现过下跌。其余年份,天麻的价格都是不断上涨的。“1997年时,品质好的天麻能卖50多元一市斤,现在都在120元以上。”
可是,种了10多年的天麻,王开俊目前依然只是扩大了种植规模,从未涉及天麻深加工。在他看来,天麻深加工的附加值很高,外来资本早已关注,但是几年过去了,外来资本“关注多、投入少”的局面难以真正扭转,自己也不敢轻易涉足深加工行业。原因一是种植技术和两菌研发技术长期以来较为滞后,一些核心的技术都掌握在个别私营企业手里,普及面不大;二是昭通天麻深加工的研发技术也才刚刚起步。
“要建天麻的深加工企业,两三千万都不一定能做成,投资至少得上亿元。产品出来了,还要建立营销体系,包括后期的宣传,都要产生很大的费用。”王开俊说。在昭通本地,除了将天麻卖给药厂外,在食品方面的深加工不多,仅是用天麻来泡酒。有的地方能开发出天麻饮料、天麻含片,但昭通在天麻深加工的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是,本地商人多以种植为主,缺乏深加工技术以及天麻深加工产品的营销经验,因此少有本地商人涉足。
另外,由于天麻被定为国家名贵中药,昭通天麻在很多人看来是滋补保健品,其“名贵中药”的性质,又限制了昭通天麻进各大超市出售。从官方到民间,都认为这一政策限制,其实是在阻碍天麻的销售和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技术不成熟、政策限制等因素下,资本也很难在深加工领域找到切入点。
昭通当地对天麻产业十分重视。彝良县从2009年开始,昭通市从2012年开始,都加大了对天麻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前是农户自己种植,目前采用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让公司提供“两菌”,协会进行培训,农民用土地入股,公司进行收购的方式建立其种植、粗加工、销售渠道,稳定天麻产量和质量。但是,这也只是刚刚起步,与文山三七较为规范的管理相比,业内人士认为,昭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官方主导下的产业链
争取让昭通天麻做到“药食同源”,使天麻在食品领域能够进行更为广泛的加工、销售,这是当地的发展思路之一。
业内人士看来,与同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文山三七和灯盏花相比,昭通天麻产业发展属于“长期滞后”。文山三七早已在多年前建立了集中销售、方便管理的大市场,而昭通天麻则还在筹建;文山三七在药用和食用领域的研发工作,都比昭通天麻强得多。
为了迎头追赶,昭通正在进行由官方主导完善天麻产业链的一系列大项目。
先是昭通市于2012年4月成立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和昭通市天麻研究院。此前一月,昭通还建立了昭通天麻产品检验、研发的实验室,于2012年10月份启动了基础研究工作。以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昭通天麻品牌形象,把天麻产业打造成昭通的支柱产业;天麻特产局指导、完善了天麻种植县区的天麻产业办公室,在种植基地乡镇成立了天麻产业技术服务站,在基地村选配了天麻产业专职辅导员。并对种植天麻的农户,购买两菌给予每亩600元的经济补贴。
在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政策的同时,对于昭通天麻证明商标没有完全发挥其范围作用的情况,该局草拟了《昭通天麻专用标识管理办法》、《昭通天麻证明商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维护天麻产业发展。
据介绍,2014年底以前,昭通将建成昭通天麻流通追溯平台,基本完成天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覆盖昭通市90%以上天麻种植户、经营企业(户)、专业市场、饮片生产企业、饮片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通过天麻追溯体系的建设在市场建立进、退机制,保障中药材质量,达到药品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目的。从业务流程上监控种植、粗加工、流通和使用等各环节,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溯源目的。
“我们想通过制定昭通天麻标准,规范昭通天麻市场,减少外地天麻冒充本地天麻。对于昭通天麻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目前正在抓紧与省商务厅制定追溯体系实施方案。”郭友刚说。
目前,昭通市在彝良、鲁甸等地建立优质乌天麻种植基地和菌材林培植基地;天麻“两菌”和良种繁育中心、中国·昭通国际天麻交易中心;中国·昭通天麻生物产业园区。意在规范其生产过程、展示种植天麻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集中销售天麻,并注重区分不同产地的天麻,对“昭通乌天麻”的品牌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以假乱真。
“我们也将会加强天麻产品的深度研发工作,争取让昭通天麻的开发做到‘药食同源’,使其在食品领域能够进行更为广泛的加工、销售。”郭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