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打“市场牌”走增收路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去年底,家住龙陵县象达乡勐蚌村的农民匡云然,看准无公害蔬菜市场价格走高的行情,将7亩地全部种上冬萝卜和花菜,卖到了好价钱,冬萝卜每公斤1.2元、花菜每公斤2.2元,稳赚了一把。

  他透露心得:“盘田种地不能一条道上走到黑,产品销路不好的不种,销路好的多种。”在龙陵县,像匡云然这样找准市场“风向标”,把握市场“冷热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农民,引领着冬季农业开发的主流。

  马铃薯是龙陵县农民增加收入的当家品种,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5万余亩,总产量10万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农民看好这一产业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不遇大的自然灾害,平均亩产量达2吨,产值1500余元,且易保管贮存,市场份额大,比种植玉米、小麦划算。看准这一“风向标”后,农民在冬季农业开发中锁定马铃薯不放松。龙新乡勐冒村把马铃薯扩种到1500亩,比去年增600亩,产量可达3000吨。马铃薯刚下地,就有芒市、瑞丽、镇康等地的客商以产地交货价每公斤0.70元、0.80元预定产品。

  村民杨大春家种植马铃薯10亩。他说:“我只跟芒市的一位客商订了供货8吨的协议,总产量有20多吨,大部分产品要运到外地出售,多赚点钱。”

  商机如海潮,此起彼伏,有跌有涨。经过多年市场冲浪的农民市场观念变得成熟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善于把握市场“冷热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了。

  龙陵县委、县政府为了扶持农民大步走向市场,积极转变角色,充当“市场红娘”,着力搞好配套服务,利用商交会、政府信息平台等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涉农部门还派出300多名干部到各村、社区担任“科技特派员”,为农民引进新品种,推广新科技,提供科技物资良种良法一条龙配套服务,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