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市:农民蒋宗良的“致富经”

编辑:Dav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大年初四一早,茶叶加工机器的轰鸣声飘荡在只有十余户人家的深山小村庄上空。

  年味尚浓,蒋宗良就在自家的茶叶加工作坊里忙开了。

  分拣、晾晒、封口、分装······老蒋动作娴熟而麻利。茶叶加工作坊建在自家院子里,杀青、揉捻、烘干等机械设备一应俱全;一排排竹制大簸箕里铺满了刚加工好的茶叶,小作坊里充斥着浓浓的茶香。

  蒋宗良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莲花村澜坝村民小组的普通农民,近年来靠加工茶叶走上了致富路。“收入不错,日子越来越好在了。”老蒋边干活边对记者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在”是当地老百姓的口头语,通常用来表达称心、如意、舒坦等意思。蒋宗良说,自己加工的茶叶销路不错,除了有本地固定的客户,还远销北京、浙江等地。

  茶产业是普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成为当地不少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路子。“我们这个地方茶叶多而且品质好,发展茶叶产业一定会有前途。”谈及做茶叶加工的初衷,颇有些经济头脑的蒋宗良显得自信而乐观。

  蒋宗良1997年开始在茶山打工,几年后逐渐掌握了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技术和门道,2007年购置了加工设备,和妻子一起回到村子开始捣鼓茶叶加工生意,成为“茶叶加工专业户”。

  最初的日子颇为艰难,蒋宗良吃了不少苦头。“靠贷款买了加工设备,算是白手起家了。”蒋宗良说,无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自己都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挨家挨户收购新鲜茶叶,再回来加工。由于山区交通不便,通常一大早出门,天黑才能回到家。

  “第一年因为销路没打开,亏了2万多元钱。”蒋宗良说,为了打开销路,自己一方面不断联系买家,另一方面大力提升茶叶加工质量。“宁肯加工量少一点,也绝不滥竽充数。”

  凭着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茶叶销路日渐打开,收入也越来越可观。路子走顺了,老蒋的腰包也日渐鼓了起来,小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他把摩托车换成了微型车,在外收购茶叶时方便了不少;,他又把两间低矮的瓦房变成了敞亮的三层小楼房。“现在政策好,只要找对了路子,肯吃苦不懒惰,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蒋宗良说。

  “今年打算再添置一些设备,扩大加工规模。”老蒋的新年愿望朴实而真诚。他说,希望自己的茶叶加工生意更好做,挣更多的钱,让老婆孩子过上更“好在”的日子。

    标签: 茶叶 加工 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