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种植:紫甘蓝炭疽病防治

时间:2023-05-22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紫甘蓝炭疽病主要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生为害,发病初期在基部叶片上形成许多湿润状紫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发展成灰褐色近圆形坏死斑,后期病斑浅灰褐至灰白色,半透明,易破裂穿孔

紫甘蓝种植:紫甘蓝炭疽病防治

症状:此病主要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生为害。发病初期在基部叶片上形成许多湿润状紫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发展成灰褐色近圆形坏死斑,直径0.5~4mm,病斑边缘紫褐色,微隆起,中央略凹陷,呈薄纸状。有时病斑外围还形成黄绿色晕环。后期病斑浅灰褐至灰白色,半透明,易破裂穿孔。主脉及叶柄受害,多形成长椭圆形至长梭形病斑,灰褐色至暗褐色,显著凹陷,周围水渍状,两端易开裂。种株受害,花梗及种荚染病亦形成近椭圆形明显凹陷紫褐色坏死斑,易从病部折断。

病原:属半知菌十字花科炭疽剌盘孢真菌。病菌菌丝无色透明,有隔膜。分生孢子盘很小,散生,子座埋生或大部分埋于寄主表皮下,暗褐色。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中,数量较少,具1~3个隔膜,基部膨大,色深,顶端较尖,色淡,正直或微弯,大小为48~76μm×3.5~5μm。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倒锥形,顶端较狭,7.8~13.5μm×3~4μ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柱形至梭形,或星月形,两端钝圆,内含颗粒物,大小为14~17.5μm×3.5~5μm。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长出芽管进行侵染,以分生孢子借风雨、浇水飞溅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温度10~38℃,适宜温度为26~30℃。碱性条件利于产孢,酸性条件利于孢子萌发,光照可刺激菌丝生长,高温多雨是引起发病的重要条件。7~9月高温多雨,或降雨次数多发病较重。此外,地势低洼,田间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弱的地块发病重。

紫甘蓝炭疽病防治:

1.用50~52℃温水浸种10~20min后冷却晾干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25%施保克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25%炭特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收获后注意清洁田园,重病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调节种植期使苗期至莲座期避开高温多雨季节。

3.深翻晒土,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肥和钾肥。生长期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4.发病初期喷施药液防治,可选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施保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600倍液,兼防其他病害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