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

时间:2023-03-11 编辑:Georg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遵义市游客:好酸。

  遵义市游客:非常酸。

  叶双全: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遵义市游客:不知道,橘柑。石榴?

  遵义市游客:像我们那边的柿饼。

  叶双全:你认识吧?

  遵义市游客:不认识

  叶双全:你也不认识。

  叶双全的这盘水果一亮相,吸引了很多游客,贵州省外的游客没有一个人认识,就连贵州省内的一些游客也都叫不上名字。

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

  叶双全:表面带刺里面长籽的这个梨,叫刺梨。

  遵义市游客:这是梨?挺清香,真有梨的味道。

  叶双全:真有梨的味道吧,但是他是带刺的。

  刺梨主要生长在贵州,看到这种果子,很多人都感到很新奇,可让人不理解的是,即使在遵义市的市面上也很少见到。

  叶双全:你看这么多水果摊,都没有刺梨卖,这么好的东西,都是卖大枣。

  记者:你不卖刺梨?

  遵义市水果商贩:刺梨很少找,太难找了,摘好摘,就是没人摘。

  遵义市居民:很少有(人)卖,很少。这个去摘的时候,扎手,谁愿意干。

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

  刺梨的刺扎进手里,会又痛又痒,可叶双全却偏偏利用能扎人的刺,找到了让人们亲近刺梨、接受刺梨的好点子。

  刺梨,浑身带刺,入口又很酸涩,吃的人很少,卖的人更少。2007年4月,叶双全拿着刺梨进了厨房,一鼓捣就是10个月,最终他惊喜的发现了刺梨的卖点,推向市场后,当年的销售额上千万,6年后,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能把不招人待见的野果子,变成财富的爆发点,叶双全成了邻居眼里的奇人。

  邻居白玉兰:厨房里面走出来的企业家,我现在还在厨房弄,还没出来。

  朋友陈军:想都想不到,现在通过厨房把这个企业做成现在这个成规模的这样的企业,确实很想不到,厨房走出来的企业家。

  那么,叶双全到底在厨房发现了什么,将一个难入口、少人卖的野果子,迅速引爆市场,6年后做到年销售额8000多万呢?2007年,叶双全拿着刺梨走进厨房的时候,几乎没人注意到,他正经历着人生中最残酷的一场危机,还外带一个特别响亮的外号。

  员工冯信平:铁公鸡,真的是铁公鸡,就听他说,他一年之内,没有穿过第二双皮鞋,只看到一双,所以说,我们说他是铁公鸡。

  叶双全: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去娱乐场所。不是说不爱好,我也希望(爽),天天吃大餐。

  采访时,叶双全给记者做了一道菜,辣椒炒盐巴。

  记者何宁宁:你是说把这个东西放到米饭里面?

  叶双全:你尝一下味道好不好。

  记者何宁宁:我看你表情。

  叶双全:我就不觉得咸,你尝一下。

  妻子蒋坤:太多。

  记者何宁宁:太多?

  妻子蒋坤:要吃一点点。

  大伙难以下咽,这却曾经是叶双全唯一的一道菜,高中时,辣椒炒盐巴他一吃就吃了三年。

  叶双全:天天就这个,蔬菜都没有吃的。

  从上学开始,叶双全就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1995年时,还在酒厂上班的叶双全就开始尝试着创业,从摆书摊,开书店,卖米粉,卖衣服到合伙开米酒厂,折腾了十多年时间,干了十几个项目,到2005年,叶双全夫妻俩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一套价值40万的新房。这在叶双全眼里,简直是一无所成,而更可惜的是,连儿子都给耽误了,直到儿子12岁,一家人才终于团聚。

  妻子蒋坤:小孩都是外婆外公带的,我们当时走的时候,我们家小孩刚刚一岁,回来就一岁半了,进门的第一件事,外婆就说那个是谁,我们家那小孩,你猜他怎么说,阿姨,叫他爸叫叔叔,当时挺辛酸。

  家里那么苦,夫妻俩奔波10多年,却依然找不到做大做强的机会,2007年,叶双全已经41岁了,他有些悲凉的发现,人近中年,仍不得志,创业机会离自己也越来越远。

  叶双全:我四十多岁了是吧,还没做出个名堂,如果还没有个好的项目做,那么,我肯定就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当时那种心情,怎么说呢,好像就是有点那个生不逢时那种感觉。

  妻子蒋坤:反正自己想要有一个舞台,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

  2007年4月,叶双全在遵义市的一个旅游景点转悠,发现这条街上几乎家家都在卖着遵义特产,却都是鸡蛋糕,牛肉干,酒和茶这几样,一个想法瞬间产生,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商机。从这条街离开之后,叶双全很快就钻进了自家厨房。

  妻子蒋坤:就有点走火入魔,在家里穿的小汗衫,大热天,他天天就在厨房里熬,做笔记,盆子全部都装上。

  邻居杨远丽:一会儿是锅里,一会儿是碗里,像过家家,东一趟、西一趟。

  朋友张海波:很疯狂,基本上可以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他。

  叶双全瞄准的就是这些刺梨,刺梨,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贵州大学农学院的罗登义教授发现,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刺梨被誉为维C之王,而叶双全在贵州大学农学院上学的时候,早就知道了这个东西。

  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樊卫国:都知道,我们每年进行这个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都要把这段历史讲清楚,刺梨这种植物,在世界上就分布在中国,它的品质在贵州表现的最好。在西南地区都能种,在全国13个省市都有种植。维C的含量非常丰富,和猕猴桃相比,是猕猴桃的50倍以上,是柠檬的100倍以上。

  叶双全整天在厨房里琢磨,刺梨到底适合做成什么样的东西呢?他每天都要把刺梨去刺,打碎,熬成果酱,天天如此,竟然坚持了整整10个月,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每次熬完都让邻居尝,搞得邻居见了他就犯愁。

  邻居白玉兰:我说你像个疯子一样,他说,你喝,尝一点,我说你是个疯子是不是,天天用这个汤,叫我们喝,他说能减肥,又是什么什么,给我讲,当时我还在笑他,他说你不懂,这个肯定是个商机。

  一个普通的厨房,几样居家过日子最常见的厨具,叶双全靠它们研究出的刺梨果脯,2008年初,在贵州省经济信息委员会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了“最具市场潜力奖”,这让叶双全激动不已。

  叶双全:刺梨当时没人做,只有我开始做,我做第一,我就很容易做到刺梨大王,很容易做到第一。

  2008年初,叶双全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创业冲动,他觉得刺梨是自己最接近成功的机会,他要拿出全部资金办厂,可是,家人朋友的反应却让他心头渐凉。

  妻子蒋坤:真的,我们不支持,做的这个是属于那种糖果之类的,超市也挺多的,竞争也很激烈,和做酒是一样的,但是前景简直不敢想。

  朋友白玉兰:因为这个东西毕竟我们从小就看见小的刺梨,我说这个东西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前途吗,说不可能吧,这么一个小小的刺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商机。

  叶双全:周围人反对还有我家里人反对比较厉害,你们能体谅我那种心境吗?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产品。我年龄四十多岁了,我再不做,我这人生就没有办法当将军了,人都是有野心的,特别是男人,你有机会当将军,你会当士兵吗,孤注一掷的,不顾一切的,破釜沉舟去做这个事情。

  2008年初,叶双全不顾亲朋的反对,卖掉米酒厂收回来30多万,再加上十几万的积蓄,凑够50万元,开起了一个小厂,加工刺梨果脯和果膏。可让叶双全没想到的是,一场意外阻断了他的创业路。

  叶双全:我母亲生病了,我母亲得胰腺癌,辛苦一辈子,没有享到福,这个我们做子女的想到这个事情也非常难过。

  叶双全赶紧扔下加工厂,带着母亲去治病,可是三个月后,母亲还是去世了。在悲痛中,叶双全发现,给母亲治病花去了刺梨加工厂仅有的8万块钱流动资金,工厂已经无法运转了。无奈之下,叶双全想用刚买3年的房子抵押贷款,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

  妻子蒋坤:如果你要做什么生意这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是谁能保证,谁都不能保证,说实在的,我们自己有过一点点积蓄也不容易,当时也是做一点小生意做起来的,然后就从牙齿缝里边省下来的,不容易的。

  眼看工厂因缺钱而无法开工,叶双全只好开车四处筹钱。

  朋友张海波:他就像神游一样,你叫他几次过后,他才能把那个神反应过来,他就像神仙一样。

  叶双全:我就想想想想,就走神了,就发愣,眼睛就瞪起来了,有时候开车,0.1秒钟就可能出事是吧。

  借款十几万,叶双全终于做出了第一批刺梨果脯,2008年5月1日,红军街开业,它的产品也进入了街上的四家特产店。遵义旅游市场,常年卖的都是鸡蛋糕,牛肉干,酒茶等特产,突然出现的刺梨果脯,口感和价格都很受欢迎。

  遵义市市民:刺梨这个本身就是消食的。

  叶双全:吃了健康,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女人吃了漂亮,男人吃了健康。

  遵义市市民:多少钱一斤?

  叶双全:这个58块钱一斤。

  做着独一份的东西,刺梨果脯成了遵义市特产中的特产,甚至有经销商主动上门来抢垄断权,到2008年年底,不到一年时间,叶双全就顺利的进驻了遵义市全部的旅游景点。

  贵州省遵义市经销商高孝华:他们这个刺梨糕、刺梨干就是成为这个旅游市场一个新的产品了,不再以前的就是鸡蛋糕、牛肉干。当时就产生一种念头把这个产品给垄断,垄断我自己卖。

  叶双全从厨房里发现的刺梨卖点,把这个曾经很少有人喜欢吃,小商贩也瞧不上眼的野果,顺利的推向市场,叶双全每天都能加工10多吨刺梨,三年时间做到3000多万。

  邻居白玉兰:你是从厨房里面走出来的企业家,就这样跟他讲的,现在说,你怎么不去做饭,当初都是在那个厨房里面发展起来的,这样笑他。

  朋友陈军:我们经常跟他开玩笑,你这个现在企业做的这么大,不像原来你做试验,做这个产品的时候你在厨房这么小的地方。经常跟他开玩笑,说厨房走出来的企业家。

  小厨房里的发现,终于让叶双全在三年时间实现了财富的飞跃,更让他自豪地是,他自己开发出的刺梨产品,三年时间,吸引了五六十家小加工厂加入其中。这也让之前折腾了十几年,做了十几个项目的叶双全有了更大的梦想。

  叶双全:最开始2007年,我没做这个刺梨产业的话,不知道这个刺梨还要沉寂多久,通过我来做,就将这个产业加速地发展,发展就更快。但是我自己也想做刺梨产业的“茅台”,刺梨行业的老大,这就是我的梦想。

  2011年底,叶双全拿出三年赚得大部分钱,花了上千万建了一个占地30多亩的新厂,生产规模比之前翻了10倍。他感觉自己不缺资金和技术,订单多到供不上货,成为行业老大也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事情,可他千算万算,却有一个事情怎么也没想到。

  在贵州,刺梨大多分散生长在海拔一两千米的山上,东一窝,西一茬,肩扛背驮很费事,并且浑身带刺,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扎,更增加了原料采收的难度。

  记者何宁宁:这个好像全身上下都是刺。

  叶双全:对,全身上下都是刺。

  记者何宁宁:你刚才说什么,有技巧?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村民:那个有技巧,你要这样子掰。

  记者何宁宁:这样子就不扎手,被这个刺如果扎到的话。

  叶双全:刺到里面就火辣辣的,非常痛的。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村民:好吃吗?

  叶双全:味道怎么样?

  记者何宁宁:酸的眼睛抖,你知道吗。

  叶双全规模扩大10倍,很快在遵义当地引发了原料的争夺,更加剧了刺梨价格的增长速度。

  叶双全:慢一点,这个扎手,你看这个就是几年升了10多倍,原来是两三毛钱一斤,现在涨到两三块钱一斤,这个我说比房地产涨的还快。这个当然也是靠我们这个带动,加工带动起来。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村民兰江:你像这个鲜果的话,这么大的话,一般市场价就是五六块。如果你是统价的话就是两块多,统价一般连小的一起。

  虽然价格上涨很快,可是,因为刺梨难采摘,农户采摘的野果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这时叶双全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没有野生刺梨原料可用的地步,如果不解决原料的问题,这个投资上千万的新厂,将无法正常投产,他的三年打拼又将回归原点。

  叶双全:我是想着贵州省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用野生资源来做,但实际上野生资源不好采摘,不好收购,作为一个产业来讲,不是很现实,必须要有大的基地来支撑。有客户讲,你原料基地都没有,你建这么大的厂,你拿什么来做。

  2012年7月,这个人的出现,让叶双全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叫王仲一,通过叶双全刺梨产品包装袋上的电话找到了叶双全。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刺梨种植户王仲一:看见他的产品,我非常惊讶,我就到他那去了。

  叶双全当时正苦于没有原料,而王仲一告诉了他非常意外的一个信息,自己正为卖不掉刺梨而发愁。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刺梨种植户王仲一:通过退耕还林,我们龙里刺梨沟,发展了几千亩刺梨,那个时候是处于卖刺梨难,价格当初只有两毛钱一斤还卖不出。

  龙里刺梨沟距离叶双全180多公里,而在遵义,野生刺梨在叶双全和同行的争抢下,三年时间,价格已经翻了10多倍,涨到了两块钱一斤,当他听说龙里的刺梨两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的时候,叶双全赶紧连夜赶了过去

  叶双全:带我来这个刺梨基地看,哇,一片花海,金灿灿的一片果海,你看多壮观,多漂亮。

  这片3000多亩的刺梨基地,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发种植,但一直苦于没有像样的加工企业而没有销路,而这片3000亩的基地足够满足叶双全新厂原料需求。

  2012年8月,叶双全的果汁生产线如期正式投产,上市之初,他就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营销手段,一直沿用到现在。

  叶双全:喝维C大王,走健康大道,10个刺梨扎中8个就送一箱。排队,排队。

  最后终于有人扎出了一等奖。

  叶双全:送一箱,中大奖,大家鼓励一下。

  新奇的销售手段再加上这种特有的产品,果汁上市,短时间内就拉动了他的销售,也奠定了他在刺梨行业里的领跑地位。可让人震惊的是,3000亩刺梨基地已经够用的叶双全却提出了要发展10万亩基地。很多人都不理解,这超出了他实际加工能力的30倍,他到底要做什么。而且,单凭自己实力,叶双全也无法短时间实现。可是,他却用一个办法,两年时间内发展到了5万亩。

  2012年9月,叶双全和龙里刺梨沟的农户签订了合同,全部收购,这个曾经卖价只有两毛钱一斤的刺梨,很快叶双全给出了一斤三块钱的价格。

  记者:一亩地种刺梨的话能赚多少钱?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鸡场村村民兰江:大概七八千块钱,最低,那只是果,不算枝条,到下半年必须要剪枝,剪枝之后你可以拿出去卖,像它这种普遍的话,一棵树枝大概能卖十多二十多块钱。

  之后的半年内,叶双全带了近千人来龙里刺梨沟参观。叶双全发展刺梨种植,对产业的谋划,让当地政府决心推动刺梨成为富民产业,先后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叶双全用了两年时间就发展刺梨5万亩。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农牧局经作站长杨正芳:2012年开始,(遵义)县里面就开始对种植户进行扶持,总共补助三年,三年每亩地达到1300元的补助。

  2014年9月,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一家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研发企业,给叶双全下第一笔订单,一签就是1.5亿元。

  荷兰某营养保健品公司中国区采购经理周军:我们主要是看中它里面有一个有效成分,是天然维生素,那么这个天然维生素的话,在这个刺梨里面的含量,我们通过各种实验了解到,它在各种水果产品里面是最高的,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各个领域里面,包括一些保健品,饮料,包括一些医药的一个原料之一,对我们来讲,这个是非常有用,因为这个是天然的维生素。

  荷兰某营养保健品公司中国区营养产品部总监陈迥:维C的话有合成的维C很多,价格也很低,怎样把这个天然维C这个价值,包括它的SOD含量,这个成分放在一起来做,帮助健康的一个提升。

  就在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当叶双全计划发展10万亩基地时,他就已经瞄准了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领域,而进入这些领域,必须要有足够的原料基地。

  如今,贵州省政府也十分重视刺梨产业,计划6年内打造百万亩基地。现在的叶双全,有了他自己新的梦想。

  叶双全:原来是一个野果,你看现在,变成一个这么大的刺梨产业,金灿灿的黄金产业,你说这个变化,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就是想做一个刺梨大梦,就把这个刺梨产业,把这个黄金产业做大做强,现在,变成千千万万贵州人的刺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