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期间,记者在思南农村的多家喜宴上看到,每桌的10个菜中有5个以上是鸡肉、猪肉、羊肉等荤菜。正为儿子操办婚宴的安桂婵大婶说:“过去的农家‘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肉蛋奶多得很,乡场上随时都买得到。”
贵州省百姓餐桌的丰富得益于10年来全省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自200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贵州省畜产品总量持续增长,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从数字来看,2013年贵州省肉类总产量199.76万吨、蛋类产量15.44万吨,奶类产量5.45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27.27%、69.3%、61.24%;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从2003年的40.57公斤、2.36公斤、0.87公斤,增长到57.04公斤、4.4公斤、1.55公斤。
从畜牧业发展趋势来看,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已从注重增加畜产品数量、重视产业效益的初级发展阶段,跃升到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生态畜牧业时代。
贵州省农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贵州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成绩纵向比固然可喜,但与全国其他省市区横向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贵州省委政研室、省农委共同完成的《贵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来看,贵州省生态畜牧业仍然受动物疫病、养殖环境污染、可追溯畜产品安全和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的制约,还存在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研究表明,2008年贵州省人均肉类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12.24公斤,人均蛋、奶占有量分别低于全国水平17.5公斤和27.37公斤。
近几年来,这样的差距虽然在快速缩小,但依然存在。同时,年人均猪肉、牛羊肉消费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而高于西部12省(市、区)的平均水平,说明贵州省人均肉类消费量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这一比较释放出更多信息:贵州省的畜牧生产水平有待提升;畜牧产品优质安全,深受省外市场欢迎;农民增收门路较窄,把畜牧产业当作主要收入来源;畜禽产品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等。
令人欣喜的是,针对以上问题,贵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拟加大财政扶持、强化金融支持、推进科技进步、落实优惠政策,寄望依托丰富的山地草畜资源,生产更多优质、安全、特色的畜禽产品,满足百姓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畜牧产业规划了广阔的前景。
为了提升畜牧生产水平,贵州省将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牛羊生产比重,确保生猪生产稳定,推进禽、蛋、奶规模生产,促进特色养殖产业化经营。力争到今年,牛、羊存栏分别达500万头和500万只,出栏分别达160万头和500万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30%、40%,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达12%;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700万头和2000万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0%;年出栏肉鸡1.3亿羽,存栏蛋鸡5000万只,存栏奶牛6万头,禽类规模养殖比重达9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贵州省将以牛、羊品种改良为重点,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到,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
利用饲草饲料资源优势和有利生态环境条件,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与天然草地改良,大力推进草畜配套,到,建成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高产饲草料基地15个,人工种草保留面积780万亩。
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到今年,发展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5000个、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家庭牧场1万个,创建年存栏1000头以上基础母猪的规模种猪场20个,培育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猪的规模商品场100个,建成年出栏肉鸡10万只以上和存栏蛋鸡1万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个,新增建设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
为确保畜牧产品优质安全,贵州省将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到今年,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及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为让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增收,贵州省将培育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试验推广适合农户的家庭规模养殖模式,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家庭牧场”“公司+农场”等多种发展模式。以绿色生态、特色风味为卖点,大力扶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提升畜禽产品的加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