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猪倌郑培坤:返乡创业只为兑现诺言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岑巩县脱贫攻坚的征途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拿着百万年薪,还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为了兑现儿时的理想和诺言,毅然辞职返乡创业,搞起了养猪场,带领当地的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就是研究生猪倌郑培坤。为圆儿时梦踏上返乡创业路

  现年34岁的郑培坤是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人,是一家大型养猪场的老板和“岑巩县合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生返乡当猪倌,当地群众最初也觉得不能理解。

  “我有个堂叔是村里的兽防员,小时候我经常跟着他去给村里的家禽打针,看到那些生病的家禽经过堂叔医治好起来了,就觉得这个职业很高尚。”郑培坤告诉笔者,当时,农民种地全靠牛耕,经济来源就靠卖肥猪、鸡、鸭等家畜,如果耕牛或猪生病死了,一个家庭就有可能因此变的贫困。从那时起,他就想将来也像堂叔一样当一名兽医。“看到郑培坤这孩子对兽医如此着迷,我当时就开玩笑的跟他说,你将来要是考上大学了,就去学兽医吧,回来带领乡亲们发展养殖致富。”郑培坤的堂叔郑尔芬说,没想到儿时的玩笑竟然成真了。

  郑培坤曾在外企工作,并在湖北大冶自己创业成功,年收入逾百万元。

  2012年春节,郑培坤携妻儿回家探望父母。他发现,老家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村庄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导致大量的土地都荒废,他觉得有些心酸,心想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儿时的梦想浮出了脑海,对,就在家乡发展养殖,带动乡亲们致富,让他们不要再外出务工了。

  通过四处打探和考察,郑培坤发现家乡生猪养殖市场空间大,利润高,加之,当地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返乡青年创业一事,郑培坤决定返乡创业养猪。

  春节刚过完,郑培坤就找到本村组的几户农户,把自己想回家创业的想法跟他们进行交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郑培坤当即在本村桃树湾租赁了20余亩土地,着手修建栏舍,还特地请来了县畜牧局的专家进行现场规划和设计,3月就正式破土兴建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

  2013年5月,养猪场已完成基建,但资金已经远远超出了起初的预算。但郑培坤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一边向大有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一边着手安排引进种猪,当年7月,他就从武汉中粮集团引进种猪140头,同时向县联社提出申请,邀请县联社和当地政府领导来养殖基地调研和指导工作,他们被郑培坤踏实苦干、诚实守信的精神所感动,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县联社决定贷给郑培坤5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

  2014年6月,第一批生猪开始出栏上市,资金也开始回笼,郑培坤及时还了贷款,他的创业事迹被网络传播以后,更是得到了各地网友好评,7月,毕节市大方县有关领导带领种养殖户来到他的养猪场进行考察,并诚请他到当地作技术指导。携手乡邻共同致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培坤深知,一个企业要想积极健康地发展,自始至终都要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

  “塔山小学没有乒乓球桌,郑培坤第一个出资捐赠,通往老年活动中心的路要硬化,郑培坤第一个出资捐赠。”村民郑尔松告诉笔者,郑培坤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兑现,2012年,村里要修路,郑培坤答应出一万元,后来路开始修了,他就立即捐出了一万元。

  在郑培坤的帮助下,郑尔松现在一边自己烤酒卖,一边养猪。

  “郑培坤是大学生,有技术,讲诚信,大家都相信他。”郑尔松说,他现在一年可出栏40余头肥猪,纯利润6万余元,加上卖酒,一年可收入10余万元。

  像郑尔松一样在家养猪的还有桃树湾村的万玉军、塔山村副书记向家雄等,他们在郑培坤的帮助下,不仅赚了钱,还盖上了小洋房。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扶持,,郑培坤先后投入500余万,修建了一栋600多平米的母猪圈舍,两栋400多平米产仔舍,两栋500多平米保育舍,五栋1800多米的育肥舍,300多平米的办公住宿,260多平米饲料加工车间,修建了人工授精实验室1个,疾病诊疗室1个,修筑2亩地的鱼塘一口,总计2000立方的蓄水池3口,150立方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300立方的沼气池,以及400立方的三级沉降污水处理池,3000多米排污沟及猪场水、电、路“三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扩大养殖场规模,同时与市场接轨,郑培坤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有了公司和资金保障,郑培坤决定发动当地群众联合走“山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搞生猪养殖和特色种植。

  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郑培坤成立了“岑巩县合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兑现对老百姓的承诺,每户贫困户免费赠送5头以上猪崽,向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和病情预防资料,并且公司每年提供给群众的猪种改良300余次,改良后的直接经济效益30000余元,污水通过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向群众供电取暖,用沼液进行池塘养鱼或农业灌溉,沼渣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带动老百姓种植经济作物300多亩,比如南瓜,猪场全部回收,群众可以每亩收益2000余元,每个农户可以直接收益6000余元。每年猪场还向群众提供沼肥800多吨,改良土地30多亩,直接效益10000多元,并解决400余人就业,目前已带动周边群众300余户共同发展。

  今年,该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由国家项目扶贫资金统一修建圈舍,免费给贫困户使用,贫困户以精准贷5万元参与入股,郑培坤以100万元入股,并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圈舍已完成选址工作,预计今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投产后,将帮村里70余户贫困户200余人在今年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