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果梅点燃群众致富梦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果梅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水果,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保健物质,其中的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黄酮,有利于人体蛋白质的构成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

平武果梅点燃群众致富梦

10月23日,星级农家乐验收工作组到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对照星级农家乐标准,对7户农户的厨房、卫生间、接待大厅和房间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验收。

两年多前,村民齐绪辉还在外务工。短短两年时间,他的农家乐就从自发经营发展到走品牌发展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桅杆村农户正投入到星级农家乐的建设中来。

近年来,作为平武县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平武将传统文化注入乡村旅游业中,打造了牛飞村“走马羌寨”、白马山寨、平通梅园、豆叩采茶制茶体验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越来越多的平武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传统文化 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白马藏族乡扒昔家村民药尼早善于绣白马藏式嫁衣、毡帽、腰带等。“这几年,我很少动针了。游客马上要来了,我要把村里的妇女重新组织起来,绣我们的传统服饰卖给游客,这样,手艺丢不了,还能有不错的收入。”

在白马藏族乡,典型的白马藏式木楼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村民利用这些木楼,发展起了旅游业。白马藏族群众仍保留着非常传统的传统文化:他们相互之间交流仍使用本民族语言;过年时,各寨子村民穿着传统服饰,跳曹盖、喝咂酒,从大年初一欢庆到初十五;许多白马藏族人在生产和生活时,仍穿着传统的服饰。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让平武乡村旅游各具特色、大放异彩。

在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从九环东线向对面望去,半山腰上几座羌族吊脚楼风格的房屋错落有致,这就是羌绣非遗传承人沈艳燕一手打造的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的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不久前,产业园已被文化部列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库,这让沈艳燕对未来的发展底气更足了:“我们正在组织当地妇女培训羌绣技艺,我们在家门口就把羌绣作品卖了出去。”

产业园开园后,这里每年培训平武青漪江流域1000余名妇女学羌绣。如今,羌绣园已接纳2000余名羌族妇女学习羌绣,“所有绣娘的产品都在这里集中展示和交易。”

朱开红是羌绣产业园的一名员工。在产业园,朱开红不仅教游客唱羌歌,还教他们跳莎朗,成为村里有名的绣娘和老师。“我今后要和大伙儿一起,把多彩的羌族文化传承下去!”

挖掘梅花文化,让平通镇桅杆村火了起来。春节一过,桅杆村及周边上万亩梅花顺着山势起伏迎春怒放,引来了大量游客,以往宁静的桅杆村热闹了。这些以前在村民眼里“没有啥看头”的梅花,变成了游客眼中的“绝色美景”。村民收入结构也随之改变,从过去单纯卖果梅到发展“梅园经济”、小山村的农家乐发展得红红火火。

梅园经济雏形已具:春季看梅花,“五一”上山采野菜,夏季采果梅,老年人可以上山避暑;同时对梅果进行深加工。

平武盛产优质绿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这里高山茶的优质品质。平武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做深做透绿茶文化文章,大力发展采茶制茶乡村体验游。

豆叩镇拥有全国稀有的高山大窝茶叶基地,近百年的老茶树比比皆是,2万余亩生态茶园吐纳清香。清晨起床、换上羌族服饰、背上采茶背篓,步行到农家茶园……每年春夏之交,在海拔1000余米平武县豆叩镇银岭村,许多城里人来到这里,体验采茶、手工制茶、茶艺表演,品尝羌家饭菜。

果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标签: 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