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鱼苗孵出到开口期的生理生态特点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仔鱼刚出膜的时候,体长3~4毫米,个体发育尚未完全,全身表皮具完整分布的色素细胞,没有鳞片,体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和油球,各种鳍条尚未发育,非常娇嫩,尚不能自主活动,仅能偶尔摇动尾部,或侧身晃动。

乌鳢鱼苗孵出到开口期的生理生态特点

仔鱼刚出膜的时候,体长3~4毫米,个体发育尚未完全,全身表皮具完整分布的色素细胞,没有鳞片,体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和油球,各种鳍条尚未发育,非常娇嫩,尚不能自主活动,仅能偶尔摇动尾部,或侧身晃动。经孵化器中4天左右暂养,体长达7~7.5毫米,已能平游,并能向稍深水体游动,口能启张,有寻食的行为。第5~8天,体长达到8毫米,卵黄囊完全消失,活动更灵活,能沿着池边结群洄游,开始觅食。此阶段白天在水面洄游,晚间成群栖息水面的草丛里或池边、池角。洄游逐渐向深处发展,鱼的灵活性加强,眼睛里色素加深。乌鳢苗比四大家鱼苗幼嫩得多,管理难度大,很容易遭水流、水的晃动、风浪等原因的冲击,粘在绢布、水草、池边受到损害。还喜集群附在水面的浮悬物上,如水草、泡沫块、长满水霉的未受精卵块(太阳籽)等,窒息死亡,特别是附在“太阳籽”上,被水霉菌丝所缠绕和水霉的感染,还受到“太阳籽”溢出的油球污染陆续死亡。出膜后1~7天之中,鱼苗有强烈集群栖息习性,同时作为活饵投喂的活“红虫”也有集群大量耗氧,随着时间的推移,鱼苗个体长大,呼吸量也增加,很容易引起缺氧死苗。

鱼苗下塘时群集生活,且身体为黑色,有称为“黑仔”。约经7天左右,从嘴部开始出现黄色,至第15天左右全身变黄,即为“黄仔期”,这时鱼的呼吸系统发育得更完善,鳍条也发育得更完整,活动能力更强,已能在水体中上下自由活动并正常捕食;鱼苗下池20~25天起,鱼体由黄色逐步变为墨绿色,并分散活动,可称为“散群期”;鱼苗下池1个月后,由墨绿色还原成黑色,并出现鳞片。这一变化过程,可提供养殖者估计鳢苗的摄食、消化等各类器官的形成阶段。

    标签: 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