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初夏,一市镇枇杷种植专业户叶建国有了一次神奇的经历。他在自家的枇杷果园里,发现一棵枇杷树上结的果实有别于其他的枇杷,不仅果形圆润,而且鲜嫩多汁、风味浓郁。由此开启了“宁海白”枇杷的发展之路。
现在,经过一市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种植大户们20年的精心培育,“宁海白”枇杷已经切切实实成为了一市人民的“致富果”。据统计,一市全镇“宁海白”种植面积已达12000亩,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每年能为一市镇创造数千万元的财富。
一个村庄发展的财富样本
“45只装的500箱,下午发往宁波。今年白枇杷收成很好,价格和往年持平,销路不担心。”曹家村村主任周国法一边接着电话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村庄。
曹家村是一市镇有名的枇杷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曹家村村民就开始种植枇杷,当时因为果实品质一般,销路并不好,村民也是各种各的树、各收各的果,主要以摆摊方式对外销售。随着“宁海白”枇杷的推广,该村的枇杷树全部改良成白枇杷,村民的致富道路一下子就开阔起来。
眼下,正是曹家村白枇杷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摘枇杷、包装枇杷、销售枇杷。村庄一圈走下来,没有看见空闲的人,只听见人们都在“抱怨”连续几天没休息。忙碌,但更多的是喜悦。一路走来,总是能听见一个又一个农民致富的故事。“枇杷节那天,村里好几户农户一天就把自家种植的白枇杷卖光了,后来就只能卖点矿泉水赚外快了。”联村干部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告诉记者。“这几天生意一直都是那么好。”县观棠曹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建敏搬着准备发货的白枇杷说道:“枇杷节开园采摘那天就卖出了2000多箱白枇杷。现在,每天都有客人上门购买,就是人手不够,来不及采摘,来不及包装。”曹建敏种植的枇杷树今年已长到第七个年头,他带头组建的水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发展白枇杷面积300多亩。
曹家村可以说是一市镇白枇杷产业致富的生动样本。周国法介绍,曹家村207户人家,几乎每户人家都种植着白枇杷,全村拥有白枇杷20000余株。全村仅白枇杷一项的收入就近百万元,光是白枇杷,曹家村人均收入就可达5000元,其中,不少枇杷大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农户的腰包普遍地鼓了起来。
“白枇杷为一市农户开启了一条致富路,也为我们政府带领农民致富打开了思路。”一市镇党委副书记储根荣告诉记者,近年来,一市镇坚持走精品水果之路,一边全力做大做强白枇杷产业,开发白枇杷花茶、花醋、枇杷花酒等新产品,一边努力引进水果新品种,大力发展猕猴桃等新兴产业,为农户致富开辟新道路。据统计,目前,除了白枇杷,一市镇拥有猕猴桃2000亩。
一群青年农民的财富梦想
在“宁海白”枇杷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批青年农民在这个领域开始成长起来。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致力于新品种的推广引进。他们在产业化发展的浪潮中成长起来,也推动着一市农业走向产业化。
陈刚满是一市农产品销售大户,也是宁海经纪人协会一市白枇杷分会副会长。他开拓出了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将一市的白枇杷和青蟹搬上了网。说起网上销售,最多提到的是“物流”,和一般的卖家不同,农产品在网上销售,需要解决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持商品不变质。难保鲜难贮运是最大难题,陈刚满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给青蟹量身定做了精巧“安居房”,为白枇杷设计了三套包装,最终解决了包装盒运输质量问题。经过他的努力,“宁海白”枇杷网上销售非常火爆,客户遍及北京、河北、山东、深圳等地。“只有电子商务,才能开拓出农产品销售的新天地,这是方向。”陈刚满谈起电子商务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刚送完100箱回来,今年的白枇杷卖得所剩无几了。”这半个月,卧龙山庄合作社的负责人叶永良每天都要驱车来回宁海好几趟。现年36岁的叶永良在外地打工多年,5年前看到家乡白枇杷产业的红火态势,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在岭头村承包坡地100多亩种植白枇杷。与其他人不一样,叶永亮并不只是满足于种植销售白枇杷,他还努力尝试其他的经营方式。2013年初,为打开优质枇杷销路的通道,他开辟了20亩枇杷园给散客采摘,同时修建起居民小楼,办起农家乐,建了鱼池等,打造成集观赏、体验、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空间。现在,他的卧龙山庄农家乐已经打出了名声,枇杷节期间天天客户满座。“削壁岭隧道打通以后,山庄的交通条件就更方便了。”叶永良打算好好规划下自己的农庄,提升经营水平。
在新山村白枇杷基地加工厂,宁海县新山山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红军的电话异常忙碌。“今年销量比去年翻番,就单天来算,普通装销售出1000多箱,精品装也能卖出400箱,工人来不及做啊。”虽然忙碌,但是话语间杨红军难掩喜悦之情。杨红军是在白枇杷产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农民领头人。他依托“宁海白”枇杷,大力开拓其它产业,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挖掘着农业的财富,走上了精品水果之路。2012年,在一市镇政府的引导下,他和几位果农开始种植猕猴桃,猕猴桃成功种植后,开始栽种蓝莓,最近,他又开始思量起种植薰衣草。“我相信农业是个朝阳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打算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打造成休闲立体农业园,放大林地的优势化,朝多产业经营发展。
“一批优秀的青年农民是一市镇农业迈向现代化的最有力支撑。”一市镇镇长王照栈说。今年,一市镇成立了宁海经纪人协会一市白枇杷分会,把青年农民、种植大户、购销大户团结起来,集体抱团闯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农民增收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一个农事节庆的财富裂变
5月25日,“万亩百园”一市白枇杷民间开园仪式如约举行,开启了一市第七届白枇杷节的序幕。当天,舞台上欢快的音乐吸引着游客,舞台下果农们则热情地销售着自家种植的香甜的白枇杷。依托白枇杷举办的农事节庆,不仅打响了一市白枇杷的品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一市,激发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释放出巨大的财富能量。
直接受益于枇杷节而赚个盆溢钵满的当属一市的饭馆和农家乐。一市镇上的老赵饭店经营了20多年,老板娘告诉记者,一市没有举办枇杷节前,饭店并不出名。现在,每年的枇杷节期间是饭店一年中的最旺季,几乎天天爆满。“二楼有5个包厢,一楼有10人的大圆桌,2、3人的小方桌,天天都要翻桌,饭店里的特色小海鲜更是桌桌必点的菜。”老板娘说。随着节庆活动举办,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小镇上的小饭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宁海各地赶到这里来吃海鲜。
作为一市镇的第一家农家乐,卧龙山庄的生意也很好。“枇杷节的时候,门口车都停不下。”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是老板的母亲储时凤,她一边在土灶头前翻炒着自家种的土豆,一边跟记者聊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打扫卫生、准备食材,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有时一下来几拨客人,真是接待不过来。”记者在卧龙山庄看到,屋里多增了个厨房,台阶上栽植着观赏树木,室外的几张大圆桌上放着水壶茶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样子。
而随着这些饭店生意的火爆,一市的海水养殖产业再次得到了打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的机会。“如果说以前我们是依靠销售大户到外地打响品牌,现在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在一市吃到最新鲜的海鲜,了解一市的特色海产品,再次打响我们一市的海鲜品牌。”一市青蟹销售大户曹乾贵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青蟹销售正进入旺季,每天都有市民奔着一市两个字到他这里来购买青蟹。
“白枇杷节的举办,为我们一市赢得了关注度,聚集了人气,成为了旅游产业的‘敲门砖’。”一市镇党委书记王震说。今年,一市镇“爱晚中心”、山下石窟旅游开发、一市风力发电场观景道路拓宽平整等项目都受到了特别关注,并还将完成一市镇箬岙、牛台、新山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启动民宿建设,这些项目将成为一市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