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蒋堂镇:胡启玲家庭农场在转型中求发展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浙江蒋堂镇:胡启玲家庭农场在转型中求发展

  天晴的傍晚,天空却突然闪了几闪,紧接着,两声闷雷落地,“轰隆隆……”惊得正在屋内厅堂喝茶歇脚的胡启玲和舒美利夫妻俩忙带上塑料薄膜赶到晒谷场,儿子女儿放暑假在家,也卷起裤腿一股脑儿地爬上了电动三轮车,好给爸妈作个帮手。到了晒谷场,只见胡启玲用扫帚将稻谷扫到一边,舒美利利索地抖开塑料薄膜盖在稻谷上,两个孩子则在路边找一些有分量的石头一路压在盖好的塑料薄膜上。

  一阵忙碌之后,一行四人正准备收拾收拾回家,淅淅沥沥的雨点就落了下来,胡启玲与舒美利夫妻俩相视一笑,携手跨上三轮电动车,带着一双儿女回家。正是如此的默契,结婚30年来,夫妻俩从种着5亩田地混温饱的日子中,用勤奋和好学,一点点地扩大种植规模,并在转型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种田多自由,还能享受收获的快乐

  舒美利是蒋堂镇泽口村人,16岁开始就与泥土打交道,在嫁给胡启玲之前,原也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胡启玲也是个寡言老实的农村汉子,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个,分家之后,跟妻子舒美利开始独自打理5亩田地,勤快的夫妻俩干起活来十分默契,常常事半功倍,一天就可以给两亩地插上秧。

  到了第二年,权衡之下,夫妻俩一口气承包了20多亩地,只种早、晚两季水稻,早稻插秧期早、生长期短、成熟早,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就又插上了晚稻。稻谷收割和插秧是夫妻俩最忙碌的时候,早上3点就要起床,除去中午休息的时间,一直忙到晚上7点半才收工回家,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如此的忙碌每次都要持续10天左右。

  插好了晚稻秧子,就有了一些空闲的时间,第三年,夫妻俩又琢磨着利用这些空闲时间种起了棉花。一年年下来,村子里放下镰刀选择去工厂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了,但夫妻俩还是舍不得这一亩三分地,在日头底下挥洒着汗水,他们说:“种田多自由,还能享受收获的快乐。”还有村民拔掉了水稻秧苗,种上了树苗,也赚了不少的钱,但夫妻俩一点都不心动。

  种田一年3万元的利润,还要供女儿读书,也只能混个温饱,小儿子出生后,夫妻俩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2000年又开始养猪,以10头母猪起步,但没想到第一年市场行情不好,除去成本6万元,还亏了5万元。第二年赚了一些,第三年又亏,如此亏盈反复,到了2013年,夫妻俩终于下定决心:必须转型!

  夫妻俩首先关掉了养猪场,用多年辛苦攒下的钱去嵊州承包了750亩田地,用于种植药材和蔬菜,还与6个农户成立了美利蔬果合作社,在本地承包了220亩田地,规模日渐扩大。

  要种“良心稻”、“放心菜”

  成立家庭农场,源自夫妇俩与市农科院的专家好友的一次交谈,那位专家对夫妻俩说道:“现在新一轮的转型又开始了,你们夫妻俩何不试试成立家庭农场呢?”那是夫妻俩第一次听说“家庭农场”这个概念,没过几天就兴致勃勃地赶往市农科院、特产站、区农林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了解,于2013年8月成立了胡启玲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成立后,夫妻俩还将自己种的苦瓜、西兰花、玉米等蔬菜进行无公害认证,仅用半年时间就顺利通过认证,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施肥用药,并将6000平方米单体独立钢架塑料大棚改为连片钢架塑料大棚,舒美利说:“这些大棚搭起来以后,我们就能对大棚温度进行控制,蔬菜得以提早上市了。”

  对于未来,夫妻俩还想成立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让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将他们种的蔬菜、水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来,农户们就不用愁销路了,大家都能富起来了。”现在已经有多户农户表达了加入的意愿,对农户们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夫妻俩都是倾囊相授,舒美利说:“我们对加入的农户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种‘良心稻’,种‘放心菜’,可不能为了眼前的小利益,砸了家庭农场的招牌。”

    标签: 夫妻俩 农场 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