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恩:石蛙赚钱顶呱呱《致富经》

时间:2024-01-21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精彩看点:他夜间频繁上山,说这样的探险相关他上百万元的财富。可为何每次他只是空手而归,弄得满身泥水很狼狈。打工七年辛苦积攒的二十万元,他为何敢投入到这个等待三年才见效益的行业。看胡有恩如何十年磨一剑,带动大家一起靠石蛙赚钱?

胡有恩:石蛙赚钱顶呱呱《致富经》

  八月,山林里的水流充沛。胡有恩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正是寻找野生石蛙最好的时候。

  胡有恩:它正好是吃食旺季,快要越冬之前它都要拼命找食物吃,吃到肥肥的,胖胖的越冬。

  野生石蛙一般生长在山溪的石洞缝中,习惯夜晚出来觅食,所以寻找野生石蛙一定要晚上沿着水流找。但是这样的环境,往往还隐藏着另外一种危险。石蛙味美肉鲜,正是毒蛇喜爱的美食,然而,寻找的危险,不仅如此。

  胡有恩:平衡。

  记者:它青苔太多了,可能会滑。

  胡有恩:这胶鞋不太会滑,你放心。

  记者:我能用四个脚吗?

  胡有恩:可以,沿壁,手扶着里面。

  树干搭的桥下是悬空的山坳,漆黑一团,看不清到底有多高。明显的晃动让记者不敢向前。

  胡有恩:走。

  记者:有多高啊?

  胡有恩:妹妹大胆地往前走。

  记者:有多高啊?

  胡有恩:你不要管多高。一层楼高肯定有的。

  记者:一层楼。

  不到两米的树干,记者走完已经满头大汗。

  胡有恩:不错,不错,过来了。

  这时候胡有恩才说了实话。

  胡有恩:下面很高的石壁。

  记者:你刚刚不告诉我。

胡有恩:石蛙赚钱顶呱呱《致富经》

  胡有恩:告诉你你就不敢过来了。白天你绝对不敢走。看不见就看不见下面危险。

  半途中,这两位跟着胡有恩学养石蛙的村民,打起了退堂鼓。胡有恩却坚持继续找,他说这次的探险,相关他几百万元的财富。

  除了危险,一路上也有不断的小惊喜。趴在石壁上的树蛙,不小心自己掉到桶里的蜥蜴。

  胡有恩:蜥蜴跑进去了?

  记者:让我看一眼,蜥蜴,真的是蜥蜴。它自己跑桶里的?

  胡有恩:(桶子)就拎着拎着,它可能自己在树上,树叶上碰到它,它就自己跳到桶里来了。

  记者:还好不是蛇。

  一行五人走了两个多小时,前面带路的村民突然停住脚步,看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在溪流的一个石头缝里掏了起来。

  胡有恩:哇,一只。水流旁边,它趴在那。

  记者:趴在那里了,野生石蛙,

  胡有恩:真的野生石蛙。野生的,好像是母蛙。

  记者:怎么呢?怎么看?

  胡有恩:它这里没那个刺。

  记者:跟养殖的不一样吗?

  胡有恩:养殖的(石蛙)肚子底下白一点,野生的它肚子底下发黄。

  野生石蛙和人工养殖的相比,肚子小,腿长,身手敏捷,在自然的掩护下很难发现。

  胡有恩:它躲在这个位置,石缝里面,藏在石缝里面。

  记者:这水这么急,冲不走它吗?

  胡有恩:在这边上,水不急,它就躲在水流湍急的边边上。

  记者:真能找地方。

  胡有恩:对,它躲在那里等虫子吧。

  野生石蛙是保护动物,不能捕捉,胡有恩又把它放回了山溪中。

  程晓云:(野生石蛙是)省级一般保护动物。一直以来就是禁止捕捉的,等于达到20只以上捕捉的量的话,就要去坐牢了,就承担刑事责任了。

  忙活了一晚上,胡有恩空手而归。一到八九月,胡有恩夜间就频繁上山,寻找野生石蛙,看完了再放回去,那他到底要干什么?这和他所说的上百万元的财富又有什么关系呢?

  8月30日,记者跟随胡有恩来到他的基地。可一进屋,记者却觉得不对劲,左瞧右瞧,一只蛙都看不见。

  记者:你这一只蛙都不见着啊?

  胡有恩:它们白天不见人,都躲起来了。

  记者:躲起来了?

  胡有恩:这个你看,这草丛里就是蛙。跑得厉害,你看还有一只躲在这底下,一个头。它躲在这里面。你看一只眼睛。

  记者:真的,你完全就分辨不出来它是什么。它长得和石头颜色一样。

  胡有恩:对,就叫石蛙。公蛙。

  记者:这是公蛙?

  胡有恩:黑的刺,这是公蛙,你摸一下,比较粗糙。

  记者:割手,但是也不是特别割。

  胡有恩:这只蛙还不是太老,这只刚好是两年的蛙,到三年的蛙它的颗粒就大一点。

  石蛙的公蛙胸部有黑刺状突出,因此又被称为棘胸蛙,而母蛙没有。说起石蛙,胡有恩很是骄傲。

  胡有恩:这是百蛙之王,蛙里面是最珍贵的,很美,你看,眼睛都发亮,红的,它是蛙中之王,蛙的皇后,蛙王。

  这样的石蛙,市场价格一斤能卖到120元。这一块块石板底下就像是一个个的聚宝盆。

  记者:这里面好多啊。

  胡有恩:它喜欢群居。

  记者:喜欢群居,全都喜欢堆一块是吧。

  胡有恩:对,它喜欢扎堆,躲一块。

  记者:那它为什么都躲下面?

  胡有恩:它喜欢阴暗的地方,阴凉的地方,它喜欢躲,所以它们都在石板底下。

  记者:那像这一间房间里有多少只石蛙?

  胡有恩:这里有6000多只石蛙。

  记者:6000多只啊。

  靠着养石蛙,胡有恩获得了不小的财富,他还带动很多人跟着他一块养。

  张文凤:这家做得很成功的。他这个投资几百万元,一般人家,我去看过几家,都是投资几万元。

  陈武:他这里规模比较大一点,对他的技术比较都放心一点。

  别看现在胡有恩成了大家眼中养石蛙的行家,可一开始胡有恩也是一窍不通,不仅把家底都花光了,还经常因为石蛙和妻子拌嘴,一次,妻子实在气不过,就故意出去大手大脚的花钱。提起那件事,胡有恩都不好意思。

  胡有恩:都不好意思说这个事情

  记者:怎么不好意思说?

  胡有恩:当时是两个人吵架了,她一气之下就跑出去花钱去了。

  记者:是不是一直耿耿于怀?

  胡有恩:是

  记者:来了,是这个吧?

  胡有恩:是,买了这个东西,花了好几千元。

  记者:你觉得不值啊

  胡有恩:我觉得不值

  巫宝云:他老是说我买个石头。

  胡有恩:如果她买个金镯子还行。买个玉镯子,我们又鉴别不出来是真是假,是吧。你万一上当真的买块石头。

  巫宝云:那也是我生气了,我才去买。

  胡有恩:生气就乱花钱。

  记者:生什么气?

  胡有恩:把家里的钱都花完了,没钱就借钱过日子。

  胡有恩创业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他又是怎么成为丽水市石蛙养殖行业的领军人物呢?

  这里是胡有恩的老家黄沙腰村。2005年的一天,胡有恩和妻子发生了一场争吵,导火索就是打工攒下的20万元。本来夫妻俩说好用这钱回老家在县城买一套房。可胡有恩却突然变卦了。

  胡有恩:如果你买一套房子之后,那我们钱不是又没了吗,对吧。我还得到外面去打工去,所以我是不想再出去打工了,所以我把这个钱拿来养蛙,养蛙是自己做一份事业。

  原来胡有恩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发现,石蛙的价格不仅高,还一路上涨,于是动了心思。

  胡有恩:四五十元一斤,后来逐渐涨到100多元一斤,还是在往上涨。我看到这个前景比较好,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从事这个养蛙。

  石蛙价格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养殖石蛙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一定要有优质的活水源。在胡有恩的老家遂昌县,背靠九龙山,有近万亩原始状态的天然林和丰富的水资源,经常有野生石蛙出没。胡有恩觉得老家养殖石蛙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胡有恩:我就从那上面山沟里引来的山泉水。你看这水多好,很清澈的,人直接可以喝。以前我们小时候喝的就是这个水。我这个水就引下去,你看,下面蛙场里就直接都是用这个水。

  2005年4月,胡有恩说服媳妇,办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和经营利用核准证,花6万元在老家建了这座石蛙养殖场,并按1:1的比例买回800多只石蛙的种蛙,胡有恩边养边学,6月种蛙成功产卵。当时胡有恩像现在一样兴奋。

  胡有恩:里头上,你看。这蝌蚪都长尾巴了。

  记者:全都在石头上呢。能弄下来吗?

  胡有恩:能,挖下来就行了。

  记者:看一眼,这样子。贴着石头长的。一颗颗的宝石一样的。

  胡有恩:它开始长小尾巴了,你看到没有。

  记者:这是有多大啊?

  胡有恩:六七天吧。

  记者:六七天长尾巴?

  胡有恩:五六天,五天到七天这样子。它就开始变态了,这里起线了,看,小尾巴都出来了。

  胡有恩:蛙卵也是钱。

  记者:蛙卵也是钱?

  胡有恩:一颗蛙卵一只蝌蚪,就代表一个生命。它以后就是钱。

  记者:看你开心的。

  一颗颗的蛙卵十分珍贵,如果养殖成功,三年后,这一批蛙卵就能给胡有恩带来近40万元的财富。

  可是2005年8月的一天,胡有恩像往常一样去给蝌蚪喂食,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胡有恩:每天捞,一天捞几遍。你刚捞完,转过来又死了,转过来又死了,就好像是捞不绝一样。它就大批的死,一天几千只死掉,但是又找不出解决的办法,那是最恼火的。

  胡有恩发现蝌蚪死得都很蹊跷,几乎都是60多天大,刚长完后腿,前腿还没有长出来。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郑荣泉:从蝌蚪到幼蛙,它慢慢尾巴也要消失掉,其实是一个能量转移的问题。非常多的养殖户这个环节一直没有突破。

  其实在胡有恩养殖石蛙之前,也有很多人都养殖过,但都失败了。胡有恩投资的6万元眼看着要打水漂,他在妻子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

  巫宝云:我叫你别养你偏要养,我真的很气,我说你现在这个钱投下去,到时候你收不回来的话,我都不理你了。

  妻子心里委屈,自己辛苦攒钱不舍得花,几年的积蓄却全被胡有恩一下亏到了蛙池里。一气之下,妻子和胡有恩大吵一架,跑出去花几千元买了个手镯。胡有恩心烦气乱,干脆破罐子破摔,池子里的蝌蚪也撒手不管了。

  胡有恩:本来心里就窝火,再加上她还要念叨,有时候我也发火。(蝌蚪)要死你就死吧,我不爱理你了。

胡有恩:石蛙赚钱顶呱呱《致富经》

  一个多星期后,胡有恩气消了,又忍不住再来到池子旁边看,这次看到的一幕,让胡有恩喜出望外。

  胡有恩:咦,反而不死了。它还有一批都变成小蛙已经上岸了。我发现这么奇怪,我不管它,它反而不死。

  这反常的现象让胡有恩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胡有恩:当时我就想也许可能是变态期蝌蚪不能喂得太多饲料。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胡有恩将30个池子编号,分成五个组,每个组在蝌蚪变态期投放不同的喂料量,微量元素,菜叶、鱼粉等营养搭配也不同。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胡有恩的猜测。

  胡有恩:这是以前的一个误区,养殖里面,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变态期要给它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但是这正好是反过来,变态期要给它吃得少一点。这样反而能提高成活率。蝌蚪慢慢长大,量直接加大,到最后它开始变态,量逐渐给减下来。它就越变越多,等它四条腿长出来,它就不进食了。它就靠吸收尾巴的营养,慢慢尾巴缩短,尾巴缩短以后它就变成小蛙上岸了。

  胡有恩突破了这个难住很多养殖户的石蛙变态的关键环节,从蛙卵成功变成小青蛙的成活率达到90%左右,他的做法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郑荣泉:往往有的时候蛋白含量非常高的时候,它这个变态,成活率不高。那么蛋白含量很低也不行。所以我觉得胡总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一个方法,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一些方法来控制蝌蚪期的食物摄入,这是有道理。

  8月,记者去采访的时候,正好赶上胡有恩给客户抓石蛙。

  胡有恩:现在应该差不多了,再挑一下。

胡有恩:石蛙赚钱顶呱呱《致富经》

  记者:今天这些石蛙是送哪里的?

  胡有恩:送我们县城。

  记者:县城,谁要?

  胡有恩:一个客户他要。

  记者:他今天要多少货?

  胡有恩:十来斤。

  记者:现在要货的人多吗?

  胡有恩:三天两头都有人要。

  记者:那他们怎么认识你,知道你这有货啊?

  胡有恩:网络也有,朋友介绍也有,都有。

  从2009年开始,胡有恩通过网站、经销商、酒店销售石蛙,经常供不上货。胡有恩乐得合不拢嘴,

  胡有恩:卖了两笔比较大,有一天是17万,一天是20万,那两天就卖了30几万元钱。这么多年付出,总算是看到有回报,这还是比较高兴,一大把钱。

  2011年,胡有恩将养殖场规模从5亩地扩大到10亩地。附近的村民看着胡有恩日子越过越好,都登门拜访,想跟着胡有恩一起学养石蛙。

  廖小洪:我们同学之间,那时候还没有养石蛙之前,我们都差不多。他现在养石蛙养三四年,四五年以后,他比我们好多了。他比我们早买车啊,在家庭方面,花销方面,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

  黄开富:看到他那个厂子越搞越大,肯定赚到钱,看到经常有人过来买蛙,买种蛙,很多客人过来。

  可是胡有恩都没答应,甚至连平时玩得要好的朋友也不教。胡有恩提出一个要求,若真要学,必须先得媳妇同意。大家觉得这就是胡有恩的托辞。

  廖小洪:这个老同学老朋友怎么不够意思,他赚钱了,我们没有赚钱,有路子他都不教我们。

  黄开富:就说他小气,一个人挣钱,怎么样。怕大家抢饭碗。

  胡有恩:一定要征得你家里人的同意,爱人父母,大家同意。如果大家都同意,那你真要养,我就诚心诚意地教你。我就怕万一养不好这东西,也很麻烦,特别是像我们农村里,大家赚点钱都不容易。

  胡有恩深知石蛙养殖投入大,周期长,至少需要三年才能见效益。如果没有恒心,没有家人的支持,很难坚持下来。所以胡有恩才想出一个办法。村民要把媳妇带来参观,媳妇当面表态支持之后,胡有恩才同意教。

  廖小洪:这个东西毕竟时间周期比较长,如果没有家庭大家一致的同意和支持的话,搞搞就半途而废,你搞不好的。

  2011年4月,胡有恩成立合作社,带动当地20多户养殖户跟着自己养石蛙,并负责技术和销售,通过经销商销售到温州和杭州的酒店,还通过网络销售,2014年销售额300多万元。

  记者:师傅,您这养了多少只?这个棚里面。

  李立书:这个棚里面养了四千只,本来可以养七千只,我没养那么多。

  记者:您有多少个棚?

  李立书:大棚我有三个,那边养6000只。

  记者:6000只,不少啊。

  李立书:这里面养了,今年刚刚变出来了,将近有一万只。现在什么东西你问他,他都告诉你。他手把手告诉你,你就都学会了。都学会了,就是大家养的越多人越好。

  黄开富:他都是负责帮我卖的,就是靠他的,他等于说就是我的财神。

  胡有恩养殖石蛙成功,可是从2014年开始,一到八九月,他就频繁地夜间上山,寻找野生石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胡有恩说要带记者去一个地方,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镜头公开他的仿野生石蛙养殖基地。他要在这里酝酿一个更大的财富计划。

  胡有恩:我以后这里面就种上草,种上树。蛙就放在这个露天的地方放养。这上面就可以养上蚯蚓。这些都可以。

  记者:它不会到处跳吗?

  胡有恩:就是让它活动的空间大,到处跳,就和山上一样。养出来蛙的品质也会跟野生的比较接近。

  为了让石蛙的生长环境更接近野生状态,胡有恩频繁上山观察,设计出了这个基地。

  胡有恩:我们的蛙是躲在这里面,里面是一个斜坡,水可以满进去,满到一半的位置,因为蛙是水陆两栖的。经过几年的观察,根据野生蛙的习性和生长环境,来设计这个仿生态养殖池。

  这个占地300平的仿野生养殖基地,是胡有恩用了一个多月建好的。他计划在这里养6000只石蛙,如果成功,他将复制扩大规模,一年将给他带来上百万元的财富。

  现在,胡有恩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和浙江师范大学特种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同进行石蛙的良种选育,为遂昌县规模化推广石蛙养殖作准备。

  周瑞琛:如何让绿水青山就地变现,成就真金白银,让遂昌县石蛙,这个为大众熟知的土特产,卖出小资身价,这是需要我们更多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力鼓励扶持像胡有恩这样的青年,返乡创业,生态创业。

    标签: 记者 万元 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