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下各镇:“樱桃皇后打开了我们的致富路”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浙江下各镇:“樱桃皇后打开了我们的致富路”

  桃花节、向日葵节、荞麦花节……近年来,下各镇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花节可谓是攒足了人气。而再过一个星期左右,下各镇羊棚头村的樱桃采摘就要开始了。这些休闲观光项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形成了下各镇“四季花海”的格局,也极大促进了我县旅游的发展。

  这背后,都跟一位技术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叫洪莉,台州市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是台州市政府首批向全市欠发达地区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并获“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台州市功勋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

  自2005年派驻我县下各镇起,洪莉便一直扎根农村、积极科研、传播科技,帮助当地制订落实加快农业发展的规划,引进农业新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服务和培训服务,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

  “她是我们的樱桃皇后”

  “洪莉老师是我们的‘樱桃皇后’,多亏她的指导帮助,要不然我们村的樱桃、水蜜桃也不会这么好。”一提到洪莉,羊棚头村党支部书记成直益感慨道。

  2005年,作为下各镇科技特派员,洪莉刚到“水果村”羊棚头村时发现该村的樱桃树品种少,樱桃个头小,裂果率高,外观品质较差,生产规模小,栽培技术规范化程度低。为此,洪莉专门针对当地樱桃产业开展了深入的调研。

  在实地走访中,洪莉发现羊棚头村的樱桃大多属于早中熟,五一小长假之前就采摘结束。因此,引进优良品种是改善樱桃品质、延长采收期的第一步。而后,洪莉一方面结合羊棚头村实际,引进大果型品种,开展优良品种筛选,另一方面,她经常为村民指导樱桃的栽培技术。从2006年起,洪莉先后为羊棚头村引进了“葛家坞”早熟品种以及“黑珍珠”“五一”“巴丹早红”等三个优良中晚熟品种。据了解,羊棚头村的樱桃品种从以前的2个变成了目前的8个品种,其中4个品质优良,广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

  每年的3月份是樱桃花开的时节,也是最容易倒春寒的月份,如果再遇上下雨天,不但会影响授粉,还会降低坐果率。刚开始来仙居的头几年,特别是每年的3月到5月,经常能看见她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指导村民怎么喷施叶面肥,怎么建避雨设施。成直益说:“她真的是非常辛苦,经常顶个大太阳在田里、山上指导农户怎么管理樱桃,她是一个非常踏实的人。”

  “喷药、剪枝、施肥……都是她在指导着我们,如果没有时间过来,她就会打电话过来,我们很相信她。”村主任成守进这样说道。

  也因为这样,每次洪莉一到村口,果农远远看到就高兴地叫着:“洪老师来了!”她的手机也变成了村民咨询樱桃种植的“科技110”热线电话。每次村民打电话向她咨询有关科技知识时,她总能不厌其烦地讲解,成了村民的贴心朋友。成直益说:“全村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她,我们与她的感情很深厚。”

  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羊棚头村的樱桃已初成规模,整个村差不多都是樱桃的种植户,而且2006年引进的品种2009年也结果了。虽然樱桃的质量提高了,但农户的收入还是提不上来。“今天20元一斤,明天15元一斤,再接下去就是7元、8元了,但在路桥却卖到40、50元一斤。”成直益无奈地说道。

  如果想要打开樱桃的销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合作社才是正确出路。“当时,村里只有一个合作社,我就和村书记商量成立仙居第一家樱桃合作社‘仙居极益樱桃专业合作社’,帮助规范合作社并协助合作社注册商标、分级包装等工作,还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葛仙牌樱桃。”洪莉回忆道。

  在这样的销售模式下,不仅樱桃的销售渠道不用发愁了,而且樱桃的附加值也提高不少。“现在最低的收购价在30元一斤,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好几倍。”作为合作社的社长,成直益这样讲道。据了解,合作社的果品除了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杭州、上海、温州等地,切实提高了当地果农的收入。

  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羊棚头村的樱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建立了300多亩樱桃避雨设施,建立了樱桃科技示范基地并通过了绿色基地检测和绿色果品认证。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收益从原来的6000元/亩提高到20000元/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带动了周边村镇快速发展。今年,羊棚头村樱桃种植面积达550亩,产量预计达55万斤,产值1100万元。

  “她打开了我们的致富路”

  2009年,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洪莉发现社山村具备发展黑木耳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在冬季农闲时期,社山村的稻田空闲面积较大,农民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管理黑木耳;另一方面作为半山区的社山村,不但木材充足,而且周围的工艺品加工厂也很多,有着丰富的桑枝、果枝、工艺品下脚料、杂木、稻草等资源。

  “这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何乐而不为?”为此,洪莉主动和镇里商量,帮助社山村建立了50亩黑木耳———单季稻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她废寝忘食地开展技术研究,制订了“黑木耳———单季稻”实施方案,并引进 “916”“918”“新科”等菌种,并开展新品种引种比较、黑木耳袋料对水稻肥效等试验,最终确定了种植项目。

  在她的指导下,社山村建成了黑木耳生产基地并已投产,而且销量很好,销售收入达77万元,每公斤干木耳售价达60元,每亩平均纯收入在1.4万元以上。这种新的耕作模式,不仅使闲置土地得到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而且增加了水稻产量,稳定了粮食生产,实现了“万元田”的目标,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多重效益。

  社山村党支部书记朱胜利说:“我们村之前只有杨梅,而洪老师打开了我们的致富路,现在我们村开始种植蓝莓了。只要洪莉老师来到下各,她都会过来指导,非常负责任。”

  除了指导樱桃产业的发展,2007年,在洪莉的带动下,羊棚头村和杨砩头村开始发展水蜜桃,引进“红蜜露”等优良水蜜桃品种,因地制宜,鼓励农户根据自身情况种植水蜜桃,目前有近千亩的种植面积。

  在帮助当地继续做大做强已有的特色传统产业的同时,洪莉还深入挖掘有前途的项目,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积极倡导发展增收致富的特色项目,重点配合镇里试点开发农业观光游项目,深入参与策划“浙江省仙居首届乡村葵花文化节”、“仙居首届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在下华、杨砩头、新路等9个村实行向日葵———荞麦轮作,打造独特的向日葵金色花海和荞麦紫色花海,营造一年两度的农业观光景观,极大地拓展了农业的附加价值和致富空间。

  “这十一年,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今天,我们讲的是水蜜桃管理……”4月14日,洪莉邀请台州农科院专家来羊棚头村为农户做水蜜桃管理方面的培训。

  除了在羊棚头,洪莉还经常在下各镇的其他村庄举行讲座,有时甚至在村里田间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知识普及,共举行讲座70场次,培训农民5000人次,发放实用知识宣传资料6000多份,并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到浙大、金华等基地学习交流合作,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

  在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同时,洪莉一直致力于樱桃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先后主持实施了“甜油桃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配套新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推广”、“绿色樱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黑木耳———单季稻轮作技术集成与示范”等5个科技特派员项目。同时,她还积极参与镇农技工作,参与的“单季晚稻‘五改’技术”在省农技推广考评中被评为优秀,承担的下各镇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项目,被评为2009年度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台州执行部基层农技推广“中贝九洲星火”奖优秀实施项目。她还在下各镇实施了农技推广“3+x”模式,促进农作制度创新项目,开展了4项新型农作制度试验示范,其中草莓———蔬菜轮作、草莓———西瓜轮作每亩收益超万元。

  此外,洪莉帮助下各镇引进农业新技术16项,建立樱桃、黑木耳、桃、猕猴桃、蓝莓等10个科技示范基地,成立8家各种专业合作社,推广面积达1800多亩,申报县级科技项目12项。

  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工作作风严谨的洪莉深受当地果农的欢迎,她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她为我们镇里的农技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樱桃品种的引进和改善,水蜜桃防病等方面付出了很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就是她。”下各镇综合农技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农艺师丁坦连这样称赞道。

  回顾这11年来的科技特派员岁月,洪莉感慨地说:“11年来,我奔走在农村,风里来雨里去,几乎跑遍了下各镇的每一个村,尽管又苦又累,但看到农民富了,家乡绿了,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标签: 樱桃 农技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