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造甲鱼池
甲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卵生爬行动物。它常栖息于水底,有喜阴怕惊、喜静怕风、喜洁怕脏等特性。故鱼池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和排灌方便,远离人畜车道的地方营造。鱼池面积以0.5~1.5亩,水深1~1.5米为宜。池内四周用石块,水泥砌成60度斜坡,便于甲鱼爬行。池内底部和岸边铺一层0.3米的细沙;并在池内遮阴处堆筑一个超出水面0.5米左右的沙床,以供甲鱼活动和产卵。
池内四周筑防逃堰,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封住,以防甲鱼外逃。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分别建池,把亲甲鱼,幼甲鱼和成甲鱼分开在三种池中养殖。成甲鱼池还应根据甲鱼龄不同和个体大小分开饲养,减少大小甲鱼的互相残杀。因为甲鱼长到十五个月后如不卖掉它,公母甲鱼就会互相残害。甲鱼是无情的动物,公咬母很残忍。
亲甲鱼池岸上应设一个或几个产卵场,产卵场的土质要求疏松,但要保证挖洞而不塌陷,便于亲甲鱼钻洞产卵,池底还要有疏松的上层,便于甲鱼在软泥中栖息和过冬。出壳后的小甲鱼越冬后就发育成幼甲鱼。幼甲鱼池要大些,池底铺10厘米厚的细沙,在池于的周围,要设一个场地,让幼甲鱼休息。生长期超过三年的甲鱼称为成甲鱼,可以上市出售。
二、选择种甲鱼
甲鱼种可选用板平而体大肥厚、背甲呈褐色或橄榄绿,黑暗绿色,腹甲呈乳白色或浅红色的野生甲鱼。具有这些特征的甲鱼比较好养,繁殖力强。自己繁殖甲鱼苗应选择体重2千克左右的体质健壮、肥大,无伤无病的个体作甲鱼种。亲甲鱼不可经常换,要坚持饲养数年,一般来说当甲鱼性成熟时,雌甲鱼的尾巴短而不突于甲壳外,后肢间距离稍宽些,腹部比较厚;雄甲鱼的尾巴长,突出甲壳外、后肢间的距离较窄,腹部也较薄。雌雄个体要相仿,雄甲鱼可略大些,平均每平方米投放甲鱼2只。雌雄甲鱼的比例为3:1。挑选亲鱼的时间最好安排在过冬前或开春时。亲甲鱼产卵时间较长,从3月到10月都可产卵,最盛期在芒种至大暑间。在雌甲鱼产卵前,要多放些含蛋白质多的饵料,同时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及环境安静。母甲鱼每年有生蛋期,春天后开始,20~30天生一次,每年可生八次左右。最初一次生七、八粒蛋,正常时是15~20多粒。甲鱼蛋要经过40~60天才能出小甲鱼,与气候、室温有很大关系。
三、饲料管理
关于甲鱼的饲料,从出壳到发育成成甲鱼的各个生长阶段食性基本不变。甲鱼以食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喜食鱼、虾、河蚌、螺狮、蚕蛹、蚯蚓,昆虫,动物内脏和各种豆类等。切忌咸食。养甲鱼以喂低级海鱼和特有饲料为主,但是,喂海中低级小鱼最好要预先进行加工处理。饲料每天投放一次,最好做到定时,定量、定位。每天投饵料量占鱼体重的1~3%,也可参考甲鱼食后所剩饵料决定下次投饵量。冬季水温降到15℃时,甲鱼开始停食;降到10℃以下时,便钻入池底泥沙中,处于冬眠状态。此时池水应保持清新,嫩绿。
四、甲鱼的人工孵化
甲鱼一般在池边沙滩或沙床上产卵,雌甲鱼产卵后八小时到一天内,即可把蛋收集进行人工孵化。孵化箱可用木板钉成深10~20厘米,长、宽视卵的多少而定,内铺5厘米厚的干净细沙。然后将卵有白点的一端朝上按相隔1厘米的距离排放在沙上,可排列整齐,防止积压,覆盖5~8厘米厚的细沙。经常,洒水,并保持恒温30℃左右,经50~60天即可孵化出小甲鱼。刚孵出壳的仔甲鱼,适应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应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仔甲鱼健康生长。8月份出壳的放室内饲养,9月份以后出壳的仔甲鱼,室外早晚温度较低,也应放在室内饲养。孵化出的幼甲鱼要放在浅水盘中单独饲养,喂给精细的动物性饲料,不要与母甲鱼混养,以免被其伤害。也可以在一般方形或长方形甲鱼池的中央或一角设“产房”即垫出一处无水而有沙的地方,沙要30厘米厚且湿润,让母甲鱼夜间能自动来此生蛋,为了保险,人可以在白天挖开沙子,将所有的甲鱼蛋取出移到另一安全池中埋好。
小甲鱼放入一般池中,公母不分,要喂十五个月才大小适合食用;小甲鱼在孵出三个月内,发病较多,死亡率较高。主要有“肿脖子病”、“水霉病”等,可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另外,要预防蚂蚁、田鼠和蛇等危害甲鱼卵。
五、甲鱼与鱼混养
为了充分利用水面,甲鱼池中可放养适量的鱼。甲鱼的胆子小,一般不捕食活鱼,只捕食已死亡的鱼、虾等,而甲鱼的排泄物又可培育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优质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