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一名钓鱼爱好者在黔江阿蓬江垂钓,钓起一条45斤重的野生“鲶鱼王”,这在鲶鱼界实属罕见。当地一家鱼庄老板以2700元的价格买下该“鲶鱼王”,作为“镇店之宝”供客人观赏,这使众多市民慕名到该鱼庄就餐。重庆渔政部门表示,鲶鱼非野生保护动物,垂钓者又是以正常捕鱼手段捕获,因此渔政部门不能强行解救。不过专家称,人工饲养难以符合野生鲶鱼的野生环境,极易使鱼生病,因此建议鱼庄老板尽快将“鲶鱼王”放生。
专家建议鲶鱼要冬眠饲养易生病 专家建议放生
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教授介绍,野生鲶鱼一般能活60年,这条鲶鱼按重量评估年龄应该有20岁至30岁,正值壮年。
姚维志分析,目 前天气转凉,正值鲶鱼冬眠之前的营养补给期。本来在江河洞穴中潜伏的鲶鱼活动量适当增强,容易成为渔民的战利品。马上就要冬眠了,野生成年鲶鱼缺乏驯养经历,人工饲养难以达到与其野外生存环境类似的条件,很容易犯病。即便不生病,因为经常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也会缩短寿命周期,保护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原水域放生。
鲶鱼王的背景资料1.种属:鲶鱼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俗称:鲶,鲶巴郎、郎巴。鲶泥鱼、棉鱼.胡子鲢、粘鱼、塘虱鱼、生仔鱼、划鼠。
2.分类:鲶鱼有淡水种和海水种。海水种称海鲶鱼。
3.分布:鲇鱼同鲶鱼,又叫土鲇,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中国各省均有出产。
4.身体构造:鲶鱼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末端达眼后缘的是大口鲶)。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5.生活习性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