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养殖技术

时间:2023-01-31 编辑:Dinah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红眼鲻、斋鱼。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纹。各鳍浅灰色。下面介绍一下梭鱼养殖技术。

梭鱼养殖技术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红眼鲻、斋鱼。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纹。各鳍浅灰色。

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北多,南少,性活泼,喜跳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并可进入淡水。幼鱼喜欢集群,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梭鱼适盐范围为0~38‰,能在水温3~350C的水域中生活,最适水温为12~250C。

梭鱼的繁殖季节各地有异,渤海湾为4月底到6月初,浙江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2~3龄,雌鱼为3~4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3龄以上,雌鱼4龄以上为好。适当多选些体重0.5~1千克的个体,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选留亲鱼应在秋季成鱼起捕时进行。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野杂鱼。每亩放养亲鱼50~80尾。培育池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保持水质一定肥度,透明度25厘米左右,同时需投喂各种精饲料,保证亲鱼有充分的营养。

亲鱼培育池的盐度一般以10‰左右为宜。在淡水或3‰以下低盐度水中养成的梭鱼,催产前必须经过“盐水过渡”。在春季强化培育期间,必须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鲜海水,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

雄鱼选择以轻压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流出为好。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并用取卵器插入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和周围有1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0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可选作催产用的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如雄鱼成熟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

催产剂有鲤鱼、梭鱼的脑垂体,每千克体重剂量15~30毫克;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500~3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300微克。单独或混合使用,一般采用1次或2次注射。成熟的卵子,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润饱满,晶莹透明,有1个油球,成熟的精液上放1滴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急剧窜游的质量好,即可挤卵子、精子进行人工授精。

受精卵在盐度10‰以下为沉性,在13‰左右为半浮性,在15‰以上为浮性。因此,静水孵化盐度应在15‰以上,流水孵化盐度在7‰~13‰,pH7~9,水温14~240C。孵化时间一般为35~56小时。

苗种培育 孵化后4~5天的鱼苗,卵黄囊已缩小,鱼体能平游,开口并摄取饵料。此时鱼苗移入育苗池内培育。鱼苗下池前4~5天施肥,然后放苗,每亩放苗7~8万尾。换水条件好的池内,入苗数量可适当增加。早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豆饼糊直接投喂鱼苗。每日投喂2次,饲料泼洒于池周围的浅水区域。鱼苗下池时水较浅,随着鱼苗的生长,应逐步向池中加水。饲养1个月左右,梭鱼苗达2.5~3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

饲养管理 梭鱼单养每亩放养6000~7000尾,当年可培育成12厘米左右的鱼种。也可同虾混养,每亩放养500尾。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池内可与淡水鱼混养。可人工投喂米糠、豆饼、花生饼或酒糟等。作为港养或池塘养殖的对象。

以上就是梭鱼养殖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标签: 梭鱼养殖 梭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