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县:深山蕴藏致富梦 茶沫做出大事业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福建安溪县:深山蕴藏致富梦 茶沫做出大事业

杨水英夫妻俩一起给茶沫过磅

  毫不起眼的茶沫很容易让人给忽略,可是大山深处的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二女户杨水英却将茶沫当成一项大事业来做,还将茶沫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她和丈夫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谱写了一首催人奋进的创业曲。

  家中的贤妻良母和乡亲的好邻居

  杨水英祖籍贵州省湄潭县,49岁的她识字不多,透露出几分干练。在芦田镇,杨水英可以说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成为当地妇女创业、发家致富的典范。

  杨水英1989年就远离家乡到漳州打工,不久与同在一家刨花板厂打工的杨福进相识、相恋。1990年杨水英与杨福进结婚,1992年、1997年,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杨福进幼年丧父,其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可惜41岁那年便撒手人寰,留下二男四女6个嗷嗷待哺的年幼孩子,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大,生活过得异常艰辛。婚后,杨水英家庭负债1万多元,第二年大女儿出生后,小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简直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甚至连个住所也没有,一家子临时租住在旧村部,让人心酸。好强的杨水英不甘向命运的低头,将襁褓中的孩子交给了婆婆,领着丈夫又去工厂务工。通过几年努力,不但还清债务,还略有盈余。杨水英不但是工作上的女强人,更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和乡亲们的好邻居。夫妻相敬如宾,长幼和睦相处。常说的一句话是“子女是家庭的希望,子女的成长更是父母的责任”,子女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父母的精心培养是关键。她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要求孩子要自觉、刻苦,生活要乐观、俭朴,做人要宽容、诚实。对孩子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杨水英从不袒护,并能用合适的方式和思路加以引导和纠正。如今,大女儿杨秋敏已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丈夫也是贵州籍入赘到她家,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次女秋燕也已经长大成人,在泉州市区上班。

  找准商机做上了茶沫生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安溪全县铁观音茶叶畅销,价格一路上涨,较有经济头脑的杨水英,敏锐地感觉到这一行业的潜力,加上有制茶基础的丈夫,杨水英与丈夫辞去工厂工作,举债置办制茶机械和开垦新茶园,开始了种茶、制茶的创业,生活逐渐好转。

  随着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旧住所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她开始着手建新房。2002年11月,在政府计生“二女安居工程”的扶持帮助下,补助2万元安居工程款,镇里免费办理一切相关土地手续,在村里建起了一幢崭新的房子。

  杨水英做茶沫生意纯属机缘巧合。那是一次在与朋友聊天时偶然听到的一个信息,她抓住了机会,于是成功了。此后,丈夫在家做茶,她则开始挨家挨户收购茶沫,虽然茶沫生意利润极低,每斤只能赚5分—1角钱,但薄利多销,加上量大,还是有一定的收获。当年她扣除本钱发现盈利2万多元,于是信心更足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杨水英和丈夫在芦田镇芦茗街租一间店面,可是她们很快又发现,收购的货物越积越多,店面和家里都堆放不下了。正当他们为此而发愁时,在镇计生协会的帮助协调下,最终以廉价的租金租下了公家一个偌大的旧粮仓做仓库。难题迎刃而解。

  由于杨水英的茶沫收购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使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远近闻名的茶沫收购大户,甚至有许多茶商慕名上门洽谈合作生意。现在,她和省外几家企业合作,做他们的代理商,一年销售茶沫上千吨,营业额达到数百万元,小茶沫生意成了她家发家致富的法宝。

  双手织就致富路

  “35吨茶沫,四川成都,好,我马上发货……”记者采访时,杨水英接到一个客商的电话,对方要求发35吨货到成都,谈笑中,她已经完成了一单生意,其精明强干可见一斑。

  十多年来,为了收购茶沫,杨水英的足迹遍布全县的每一个产茶乡镇,甚至漳州、三明等地,朋友越来越多。生意做好了,路子也宽了。如今,她已经成为茶沫生意的一级代理商,收茶沫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一家家跑了,人家会送货上门,有时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还买了两辆小货车专门运货。三年前,她花几十万元与朋友合股在三明尤溪投资了一个茶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杨水英富裕了,但她不忘政府关爱女孩行动带给她的那份关爱。她经常说:“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我要把这份关爱不断扩散到村里的姐妹中去,让大家都来享受这份甜蜜和幸福”。她把经营经验心得与其他群众交流,与他们共同致富。

  杨水英的大伯杨福辉是村里的计生管理员兼计生协会会长,她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计划生育政策。小女儿降生后,一心想发展经济的杨水英,说服了丈夫,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带头实施绝育措施。她积极配合村委会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自己作为例子帮助育龄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努力让群众转变落后的生育观念。

  “生男生女都一样,谁说女子不如男”,杨水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其创业故事在当地成为典范,影响了一大批人,有些育龄妇女在她的行为的感召下,改变了生育观念,促进了乡镇计生工作的发展。

    标签: 生意 丈夫 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