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一片绿兜里一袋银 福建宁德好生态变现为金饭碗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云飘雾漫,清溪潺潺;秋雨空山,茶香淡淡。虽已11月,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的李照铁家中,茶叶烘干机仍在“卖力”工作。小李今年38岁,在内蒙古打 工十多年,两年前回村重拾“靠茶吃饭”的老本行。“即使现在这个季节,我家白茶收购价一斤也要两三百元。”这得益于“福鼎白茶”的美名,在今年中国国际农 产品交易会上,“福鼎白茶”荣获“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闽东宁德是福建与贫困决战的主战场之一。上世纪80年代,全市有6县52乡,个个头戴国家或省级“贫困帽”。穷在农上,潜力也在农上。何为潜力?生态是也。

  好生态如何能“变现”为“金饭碗”?10年前正是全国各地红茶最“红”的时候。本为各类茶品作原料的福鼎面临选择: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还是发展本土 白茶产业?虽然产量不高、没有品牌,但工艺特殊,绝少施肥用药。“金碗就藏在生态里。”时任福鼎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的陈兴华挑起大梁。

  生态要变金,一在决心,二在创新。2007年福鼎在全省首推茶叶生产可追溯体系;2008年福鼎将生态白茶产业和茶品质量安全列为全市乡、村两级干部考核内容。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18.5万亩、有机茶园1.5万亩。

  此外,福鼎从扶持重点企业、培育品牌入手,推动“茶企+村+合作社+茶农”模式。企业出技术、出农资、高于市场价收购。茶农出劳力、出管理、严格按标 准操作。李照铁就是方家山村“畲森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一员,该社也是天湖公司基地之一。其培育的“品品香”与“天湖”茶叶品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累计带 动近1.5万户茶农。

  以往“穷山恶水”的闽东宁德,立足茶叶、食用菌、水产等传统产业优势,已培育形成30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90%的农业人口实现增收。全市低收入人口降至14.5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02元。
    标签: 福鼎 白茶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