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贝类病害和健康养殖

时间:2024-01-11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我国是世界水产量最大的国家,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约80% 的海水养殖产量是海产经济贝类,其中滩涂贝类产量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9%。

海洋贝类病害和健康养殖

我国是世界水产量最大的国家,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约80% 的海水养殖产量是海产经济贝类,其中滩涂贝类产量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9%。滩涂贝类养殖成本低,投资少,产量高,设施和操作简单,已成为沿海的渔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和规模迅速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多,自身污染日益严重,加上沿海经济的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多,使水域环境严重恶化,导致病害及死亡经常暴发。研究表明,病害机制相当复杂,当前完全有效的做到病害控制和制止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是不现实的。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持水环境良好和稳定,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止方法,才能减轻危害程度,控制流行的规模,减少病害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1 病害死亡原因分析

以前对死亡原因调查,大多从环境着手,推论较多,多数认为海洋污染,天气异常和赤潮造成,很少查到确切的原因。

养殖贝类的病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非病原性和病原性。非病原性,包括机械损伤、物理和化学刺激、饵料缺乏、乱用药物等:病原性,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虫、寄生虫等。在养殖过程中,病害并不是单一的,而全都是混合感染的。非病原性疾病,也能引起病原性疾病。

养殖贝类病害暴发和大批死亡,就是这两种类型的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原因:

1.1 水域富营养化

工厂废水、生活污水,动物残饵和粪便使水域氮磷超标,水质过肥,形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样海水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不断提高,使海水严重缺氧,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将引起贝类大批死亡。

1.2 养殖容量

养殖容量的定义为“特定的水域,单位水体养殖对象在不危害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一个海区、海湾或者一个养殖池塘,贝类养殖,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超过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盲目的发展,而不考虑这一水域的基础生产力,就会造成养殖贝类严重饥饿。贝类不但无力生长,而且缺乏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能力。有些地方海涂养殖和池塘养殖,密度过大,因饵料不足造成生长缓慢,体质消瘦,抵抗能力较差,外界细菌很容易感染,极易生病。

1.3 天气变化

(1)盐度影响:暴雨洪水使盐度过低,天旱少雨使盐度过高。(2)高温影响:养殖海涂“潮头水”,受涂温影响、水温过赢塘养水浅,太阳暴晒,水温过高。(3)风浪影响将海涂和塘底的缺氧水和污染物、翻卷到上层,污染养殖水域。高温、旱涝、低气压和风浪,都是贝类大批死亡的气象因素。

1.4 种质退化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养殖生物,杂合性越高,变异性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纯合性越高,变异性越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弱。局部海区的单一品种,因多年繁殖,造成种质退化。例如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太平洋牡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海湾扇贝,都是因为引进的亲贝数量有限,又经过多年的繁衍,出现了种质退化。

1.5 理化因子超标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密集,大量污水流人海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和酸碱、石油等,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农田中还有没有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农药,还有滴滴涕,要经过10-50年,才能分解。这些有害物质大量超标,发生贝类中毒死亡。

由于滩涂和池塘,长时间连续养殖,排泄物、死贝、残饵等大量蓄存、积累,造成底质老化、硫化氢、氨氮过量。调查表明,缢蛏、泥蚶等贝类,死亡严重的滩涂和池塘,底质发黑,恶臭难嗅,造成池塘和滩涂缺氧,过量有机物,一到高温季节,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同时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硫化氢、氨氮、硫化铁,将造成贝类得病。

1.6 贝类繁殖

繁殖期,体质衰弱,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病。文蛤、缢蛏、泥蚶、扇贝、牡蛎等,突发病害,多发生在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因为性腺发育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降低了抗病能力,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容易死亡。

1.7 赤潮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沿海赤潮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其中有毒的赤潮,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死亡、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甚至造成无氧状态,产生赤潮毒素,导致养殖贝类发病死亡。在池塘内施肥过多,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人为的“赤潮”,使贝类消瘦,得病死亡。

1.8 敌害生物

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养殖区,敌害生物较多,如玉螺、蛇鳗、海鳗、蟹类、章鱼和海鸟等,都能吃食贝类,浒苔覆盖滩面和塘底,妨碍贝类呼吸,藻类死亡腐烂,污染底质。

1.9 互相感染

贝类发病期多在夏季,细菌、微生物和寄生虫繁殖加快,贝类死亡后容易腐败、发臭。底质很快变黑,污染周围滩涂和塘底,也污染了水质,引起相互感染.相继死亡。

1.10 自身污染

养殖水域中,由于残饵、排泄物、尸体等大量积累,使水质和底质产生污染。不但影响养殖贝类的生长,而且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繁衍,为病害发生和传播创造条件。乐清湾为半封闭的海湾,海水交换能力差,残饵和排泄物不能很快排出,便在海底和塘底长期积累,促使水质和底质严重恶化,导致疾病发生。据日本楠木研究报导,1977~1981年广岛筏式牡蛎养殖,1台筏架165m2养殖面积,对排泄物干重测定,一年总量有l9.3t。

1.11 热污染

养殖水层过浅,暴晒水温升高,贝类耗氧量增加,使水中溶氧量降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贝类体质衰弱,抵抗力降低。水中缺氧,将产生H2S和寄生虫,更容易使贝类发病死亡。

1.12 常见病害

贝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和寄生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在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颗粒,使细胞大量解体;细菌性疾病,软体组织中被弧菌和有害细菌感染;原虫性疾病,是单孢子属引起的疾病;寄生性病,如寄生蟹、吸虫、水螅、鱼蚤、线虫等。我们在缢蛏体内,检查到食蛏泄肠吸虫,自毛蚴侵入缢蛏体内,大量吸取营养,发育成长为包蚴,进行无性繁殖,形成大量子孢蚴、孙包蚴,内脏组织几乎被虫体消耗尽。软体部发红,体质消瘦发生死亡;我们还在泥蚶体内发现豆蟹,有时寄生l~2只,为白色或淡黄色,头胸甲薄而软、眼睛和螯退化。另外还发现鱼蚤病,寄生数量多者7~8条,寄生鱼蚤的泥蚶,体质消瘦,生长停滞,发生死亡。

2 滩涂贝类健康养殖技术

2.1 综合养殖

建立多品种、多层次、高效益的立体化养殖模式和良好的循环生态结构,严格掌握混养品种的搭配比例、利用共生互利原理,达到塘内水环境的自净循环。实践证明,鱼、虾、贝、蟹混养,能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贝类滤食生长,能维持水体相对稳定。研究表明,混养贝类的池塘,比单养对虾的池塘,饵料营养利用率增加20% 左右。鱼、虾、蟹的剩饵和排泄物,是培养贝类适口基础饵料的最佳营养,可以促进贝类生长。

2.2 强化复壮苗种与控制病源扩散

为了使长久生长在一个局部海区的贝类种群不退化,必须间隔几年重新引种,增加种苗遗传的变异性,增加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严格控制从病源区移养苗种,移苗时,对苗种质量要严格把关。近年来文蛤苗种紧缺,不少养民不问产地是否疫区,或者种苗是否带病,就大量移苗,很容易造成病害流行。

2.3 养殖容量精确评估

对可养水域或养殖池塘的养殖环境,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面积和密度以及基础生产力和水体交换量,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养殖密度、规划养殖布局,对可养容量作出科学评估,建立起科学养殖容量模式。

2.4 养殖技术规范化

①播苗前彻底清淤、除害、翻耕、曝晒、消毒,使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氮充分氧化。②合理播养密度、保持适宜产量。③ 提倡轮养、间养、混养等立体养殖措施,防止底质老化。④ 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及时提供灾情、役情预报。⑤加强病害防治,放苗前15d每亩用60Kg生石灰清塘,均匀泼撒;漂白粉1.5Kg/亩,过滤液消毒,或者用茶子饼20ppm、三唑磷(0.1%浓度)总用量每亩30~50ml乳液,均匀喷洒,清除敌害。

2.5 合理施肥

进水后施入适量化肥,繁殖饵料生物。注意调好水色,早期黄绿色,以硅藻、金藻为主;中期添水为主;后期为绿黄色,使藻类始终处于繁殖盛期,达到水肥而不老,水活而不瘦,保持水环境生态平衡,保证贝类养殖快速生长。

2.6改善养殖环境

发展鱼、虾、贝、藻间养轮养,实践证明,单一品种多年连续养殖,将会导致病害泛滥,造成大批死亡。而因地制宜地进行鱼、虾、贝、藻的间养、轮养、合理布置养殖比例及密度,既提高水域立体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又使养殖区域内鱼、虾、蟹、贝、藻的生理代谢产物转换为互补性营养盐、利用了单养未充分利用的营养盐,CO2和光能,从而调节和改变了养殖水域的“老化”。减少了养殖区域的污染。

2.7 赤潮预防

加强水质监测,对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赤潮发生进行预测,重视海域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工厂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避免废水集中排放。改善养殖环境。

2.8 合理移苗

由于池塘条件稳定,苗种规格可根据养殖目标而定,通常养殖面积不要超过池塘面积的1/3。放苗密度,以不同品种和规格大小而异,蛏苗3,000粒/斤左右,亩放量100~150市斤;文蛤2.5~3.0cm规格,亩放量0.5t;泥蚶6,000~8,000粒/斤,亩放量15Kg左右;泥蚶200~300粒/斤,亩放量250~350Kg。

2.9 清洁生产

合理布局,保护和改良养殖环境,清洁化生产,是海水贝类增养殖健康发展的保证。贝类养殖区的选择和布局,必须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测算环境容纳量,合理选择养殖强度,最终达到清洁化生产。

2.10 底质选择

不同类型的滩涂贝类,对底质要求不同,底质是选择贝类养殖场所的重要条件之一。文蛤、杂色蛤、喜居砂质或砂泥质;缢蛏和泥蚶喜居泥质。因此在滩涂贝类养殖中,应根据不同贝类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底质的滩涂和池塘,或者根据需要,对底质进行改良,创造其生活条件。如温州龙湾灵昆镇,养殖文蛤,在泥质池塘底部,铺黄砂,改良底质,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

2.11 水质处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类型

物理处理:①增氧机增氧,除了对养殖生物提供氧气,而且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处理,促使有机物分解,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②更换新鲜海水,保持水质清新,改良水质状况。③底质保健剂,可利用吸附作用去除水中废物,净化水质。多应用塑料制成的纤维状过滤材料,除氨效果很好,如利用活性类纤维,吸附有机物,最大吸附率达82%,麦饭石、沸石和人造水藻都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收有毒代谢物的作用。

化学处理:① PH改良剂,用生石灰杀菌效果较好,施用量每m2 24g(16Kg/亩)。② 氨毒性应用:适量用氨水清塘,还可肥水,用量10Kg/nm2。③育苗过程中,臭氧杀菌效果好。④偶合剂,可利用阳离子,去除水中过多的藻类,有“水宝灵”、“兰天使”、“除藻净”等。

生物处理:应用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① 光合细菌,可净化水质,改善环境。②牙孢杆菌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能分解塘底的污泥和污水,抑制硫化物产生。③水生植物,有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

2.12 科学管理、合理布局

在养殖过程中,稳定老品种,开发新品种,搞好四转向,粗养转精养,单养转混养,单季转双季,养殖转增殖,做好养殖水域环境的“四改”,大池改小池,死池改活池,浅池改深池,投鲜饵料改投配合饵料,依靠科学进步,组织科技攻关,以技术培训为重点,健全水产技术推广站,建立一支乡镇渔业技术员队伍,形成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以上是l2个方面的发病原因和l2个方面的防止对策。决不能孤立的去看待病害、死亡的发生,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要防止和控制病害,必须从生态环境着手,保持水环境良好和稳定,以防为主,才能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标签: 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