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穿山甲在野外常年活动在海拔1500-1850米的范围内,在低海拔地区也会活动。但不常到平原或农田较多的地方活动,活动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穿山甲在野外常年活动在海拔1500-1850米的范围内,在低海拔地区也会活动。但不常到平原或农田较多的地方活动,活动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随觅食时所挖洞穴而居住,洞穴大小与挖食白蚁巢的深浅大小一样。深度从0.3-0.4米至数米不等,多为距地表1-2米的盲洞。每年4-8月多雨的季节不住深洞,冬季则睡于深洞内。穿山甲怕寒冷,当气温在23℃以下时,洞穴垫有草屑及树叶,怀孕母兽居住的洞穴宽敞较深,固定而隐蔽,垫草较厚。

穿山甲白天极少活动,蜷缩于洞内睡觉,夜晚外出觅食,黎明前返回住地洞穴,活动范围可达5-6公里之远。发情期的雄兽活动范围更大,常翻山越岭,涉涧渡河,寻找配偶。穿山甲的性情孤僻,除繁殖季节交配时公母在一起同居外,一般均为异居、独居生活。

穿山甲既能翻山越岭,又能游泳、上树觅食白蚁。穿山甲很爱清洁,从不随地大小便,排便后习惯用前足扒土盖住粪便,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猛兽闻到气味跟踪而来。穿山甲的视觉极度退化,夜晚活动全靠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择路、觅食和避敌。一旦遇上虎豹敌害,便就地不动,将头弯向腹下,用宽大的长尾结实地裹住蜷成一团,像一只大铁球。

穿山甲以蚁为主食,也食黑蚁或蚁的幼虫和其它昆虫的幼虫,从不食素。它没有牙齿,囫囵吞食。胃中披着角质膜,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的食量较大,一只体重3公斤的穿山甲一次能食白蚁300-400克,饱食后2-3天不吃一只白蚁也可以。

在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白蚁和蚂蚁在地表活动,这时穿山甲就舔食地面的白蚁和蚂蚁;冬春季节,气温下降,白蚁都集中在蚁巢内活动,穿山甲便挖洞掘巢,采取全面歼蚁的方法取食。掘巢时,穿山甲用两只生有尖锐长爪的前肢挖土,后肢推泥,有时还能扭转身体,仰卧着挖洞上方的泥土,使洞道保持圆形,穿山甲的掘洞速度每小时可达2-3米。

穿山甲遇敌或受惊时蜷成一团,头部被严实地裹在腹前方,并常伸出一前肢作防御敌状,若在密丛中有躲避处,遇人或敌害,则迅速逃走。它善于打洞,前肢挖泥,挖捕时,若听见过分吵扰,即迅速遁土而去。掘到蚁巢后,它便用前肢扒碎白蚁的菌圃,将富有粘液的长舌迅速伸缩,从碎菌圃和泥沙中舐食白蚁;大约半小时后,穿山甲便能将巢内大部分白蚁吞食下肚。有时遇到大蚁巢,一次吃不完,它出洞后就用泥土封闭洞口,到第二天晚上再取食剩余的白蚁。穿山甲挖掘白蚁巢的准确率达100%。

穿山甲居住的洞穴大多是把蚁巢的白蚁吃光后,再搬一些干草枯叶垫在洞里并居住在里面,有时几个月不搬走,有时3-5天就搬走。穿山甲的居住处一般冬春季节多选择向阳避风处,夏秋季节则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从不马虎。

    标签: 穿山甲